Workflow
核聚变“国家队”成立两月后首次公开亮相,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上涨
第一财经·2025-09-25 14:06

公司动态与市场反应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挂牌成立,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并在上海、成都两地联动研发 [2] - 公司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重点展示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取得的最新技术突破 [2] - 公司计划在上海新建一个名为“中国环流四号(HL-4)”的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其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 [1] - 受中国聚变公司公开亮相及新建实验装置传闻影响,9月25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上涨,常辅股份、合锻智能涨幅约10%,永鼎股份、上海电气等涨幅超过6% [1] 技术路线与研发重点 - 中国聚变公司采用高温超导材料的紧凑型磁约束聚变路线,上海研发基地重点布局聚变堆总体设计、高温超导磁体技术研发及验证、数字聚变堆研发三大业务 [1][2] - 核聚变技术路线主要分为磁约束、激光惯性约束、重力场磁惯性约束三类,“托卡马克”是支撑磁约束核聚变的主流装置 [2] - 高温超导材料因其零电阻属性是保证托卡马克磁体长时间稳态运行、防止烧毁的关键,高温材料磁场更强,可使聚变装置小型化,从而降低建造成本、缩短技术迭代周期 [3] 技术进展与挑战 - 中国环流三号实验装置于2024年3月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标志着研究挺进燃烧实验阶段,下一步任务是尽快实现聚变能量输出 [3] - 核聚变研究路径分为原理探索、规模实验、燃烧实验、实验堆、示范堆及商用堆六个阶段,中国环流三号装置当前重点是进行氘氚聚变实验 [1][2] - 行业面临三大技术挑战:燃烧等离子体稳态自持运行、耐高能中子轰击及高热负荷材料、氚增殖与自持循环,以及强场高温超导磁体等三大工程难题 [3] - 商业化运行需解决长时间维持等离子体在1亿度以上高温稳态运行、聚变燃料氚的产量与自持问题,以及装置材料需耐受为期20年不间断的中子轰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