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功能与定位 - 资本市场健康上涨依赖三大支柱:基本面、流动性与制度政策 [1] - 股市不仅是经济“晴雨表”,更是拉动增长的“发动机”,直接融资具有不还本付息、风险共担的特点,更契合科技创新企业资金需求 [1] - 一国科技实力的壮大,必然以强大的资本市场为后盾,应扩大IPO、定向增发等渠道规模,为科技型企业注入长期资本 [1] 当前市场基本面与流动性状况 -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下行周期,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显著,就业形势严峻,基本面尚难形成有效支撑 [1] - 央行与证监会协同效率显著提升,中央金融委员会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关键作用,通过货币工具互换等手段为市场注入充裕流动性 [2] - 目前我国社会融资总规模中银行贷款仍占绝对主体,约达三十六万亿元,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明显偏低 [1] 制度性改革挑战与股东减持问题 - 制度性改革仍是当前A股市场短板,市场已自低点反弹约800点,但若制度不进行系统性优化,进一步上涨将面临阻力 [2] - “大股东减持问题”被视为制约市场信心与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瓶颈,A股5400余家上市公司总股本约7.7万亿股,流通股占比超过90%约7.2万亿股 [2] - 大量股份已进入解禁期,控股股东仅需持股30%即可实现控制,超出部分天然形成减持冲动,今年9月以来已有超过130家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2] 股东行为与市场风险 - 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将主要精力放在减持套现而非企业经营上,背离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初衷 [3] - 不少公司账面净资产较低,股价增值严重依赖资产评估溢价与IPO高定价,助长“上市即套现”风气 [3] - 若放任大股东无序减持,全面减持所需资金规模约达15万亿元,极易引发市场崩盘及信心危机,使A股重蹈“牛短熊长”覆辙 [3] 国有上市公司与政策建议 -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约1450家,普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其股权本可作为财政收入的“第三渠道”通过国有股分红与转让补充地方财力 [2] - 呼吁监管机构推进“新老划断”式改革,对存量公司与新上市公司分类施策 [3]
刘纪鹏:A股慢牛面临最大考验,大股东全面减持潜在规模达15万亿
新浪证券·2025-09-25 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