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论坛上宣布四项重磅措施,旨在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及加快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1] - 中国债券市场实现健康快速发展,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境外机构持续看好并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 [2][3] - 人民币债券资产展现出独特的投资价值,包括较高的收益率、良好的避险属性和充裕的流动性,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优质选择 [4] - 内地与香港持续推进金融市场联通合作,通过机制优化和新政落地,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6][7]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与地位 - 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达192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 [2] - 2025年前八个月,债券发行规模超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44.5% [2] - 债券净融资占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比重已由五年前的30%左右跃升至40%以上 [2] - 国债年换手率由五年前的2.4上升至3.8,显示交易活跃度提升 [2] 境外机构参与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近117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覆盖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 [3] - 境外机构总持债规模约3.9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近4倍 [3] - 全球前一百大资产管理机构中,已有80余家进入中国债券市场 [3] - 中国债券在富时罗素全球国债指数和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占比分别升至全球第二和第三 [3] 人民币债券投资价值 - 在过去10年内持有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中的中国债券组合,无论是否进行外汇对冲,均可获得约70%的收益 [4] - 人民币债券的短期与长期收益率、名义与实际收益率均位居全球前列,实际收益率相对较高 [4] - 人民币债券与G7国家及其他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相关性较低,具有较高的分散化投资价值 [4] - 利率债全年平均换手率接近4倍,最活跃券的年度换手率接近150倍,最活跃利率债的报价价差仅为0.02BP左右,流动性充裕 [4] 金融市场开放措施 - 支持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提高人民币债券使用效率 [7] - 扩充互换通报价商队伍,优化报价商管理机制,并将每日交易净限额从200亿元提高至450亿元 [7] - 在香港市场提供更多离岸人民币国债等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丰富产品体系 [7] -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债期货在港上市 [7] 内地与香港合作机制优化 - 支持香港落地离岸债券回购业务,取消质押券冻结限制 [6] - 升级南向通,通过延长结算时间、拓展投资币种、扩大内地投资者范围、增加托管银行等提升服务效能 [6] - 优化互换通,推出挂钩LPR的交易品种,将合约期限延长至30年,并落地合约压缩等功能 [6] - 推动内地债券成为香港及全球市场认可的合格担保品,支持其用于衍生品业务的保证金 [6]
192万亿债市再迎开放红利 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凸显
金融时报·2025-09-25 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