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评论丨21年数度“折戟”,奇瑞为何此时敲开港交所大门?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5 21:02

IPO基本信息 - 2025年9月25日奇瑞汽车于香港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30.75港元,募资总额约91.45亿港元,为2025年迄今为止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 上市首日股价涨幅一度超过13% [1] 上市历程与历史阻力 - 公司上市历程持续21年,自2004年首次传出IPO计划,期间数度折戟 [1][3] - 2004年因与上汽集团复杂的股权关系被迫搁置上市计划 [4] - 2011年公司以关联交易问题为由暂缓上市 [4] - 2016年尝试推动旗下奇瑞新能源借壳海螺型材上市,最终因方案复杂度高未能成功 [4] - 上市主要历史阻力包括股权历史遗留问题、战略转型期的业绩波动、以及时机选择与政策环境因素 [5] - 2019年公司启动混改,引入青岛五道口基金144.5亿元投资,为理顺股权结构和最终港股上市埋下关键伏笔 [5] 2025年成功上市的背景与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进入快车道,2024年营收突破2699亿元,净利润达143亿元 [6] - 自2003年起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公司出口量第一 [6] - 对股权结构和组织架构进行了梳理调整,引入多元投资者,并成立品牌国内业务事业群,下设四大事业部以实现战略聚焦 [6] - 通过瑶光2025核心战略布局新能源,成立智能化中心,并与华为共建智界品牌,加速补齐新能源与智能化短板 [6] 上市意义与募资用途 - 上市获得13家基石投资者认购5.87亿美元,覆盖产业资本、地方政府基金及长线投资机构,显示市场对其技术+出海双逻辑的认可 [7] - 港股上市为公司打开国际融资窗口并强化全球化品牌形象 [7] - 募资用途规划为:35%用于研发不同车型版本的乘用车,25%用于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研发,20%用于海外拓展及执行全球化策略 [7] 公司当前挑战与未来焦点 - 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比仍不足30%,智能化技术依赖外部合作,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 [7] - 资本市场将密切关注其新能源转型效率、智能化落地速度及与华为等科技企业合作的协同效应 [7] - 未来需在研发效率、品牌升级与生态协同上展现更强执行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