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21年数度“折戟”,奇瑞为何此时敲开港交所大门?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5 21:02
每经记者|裴健如 每经编辑|余婷婷 9月25日,香港交易所的锣声为奇瑞汽车而鸣。发行价30.75港元,募资约91.45亿港元,成为2025年迄今为止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车企IPO,首日涨幅一度 超过13%⋯⋯这场光鲜的资本盛宴背后,是一场持续21年、数度"折戟"的上市长跑。 图片来源:奇瑞集团公众号 从2004年首次传出IPO计划,到2025年最终圆梦,奇瑞的上市路,可谓一波三折。 奇瑞与资本市场的纠缠始于2004年。彼时,刚凭借QQ车型崭露头角的奇瑞,却因与上汽集团复杂的股权关系,被迫搁置上市计划。 2009年,奇瑞以29亿元出售20%股份,被市场解读为清理股权、备战上市的信号。然而2011年,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却公开"改口",以"关联交易问题"为由 暂缓上市。 复盘奇瑞的曲折上市路,其背后主要有三重阻力:其一,股权历史遗留问题。早期地方国资、合作方等多方持股结构复杂,难以满足上市公司的透明化要 求;其二,战略转型与业绩波动。奇瑞于2010年的历史销量高峰后选择战略转型,销量一度出现下滑。此后长达10年的战略转型中,奇瑞完成了一系列体 系建设、流程再造、增资扩股;其三,时机选择与政策环境。2016年借壳时,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