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险公司转型进行时:短期健康险业务整体划转 增长动力如何破题?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5 23:01

行业转型背景 - 养老险公司正在进行人员和业务结构调整,与短期健康险相关的业务团队整体划转至集团内部其他子公司 [1] - 在回归养老主业的背景下,专业养老险公司的发展定位和业务结构面临重塑 [1]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养老保险公司应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并给予3年期限(至2026年12月)完成业务范围变更 [4] 保费收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7家养老险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合计287亿元,同比下降14% [2][4] - 平安养老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83.13亿元,同比下降22% [4][5] - 太平养老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35.75亿元,同比下降26% [4][5] - 泰康养老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133.26亿元,同比下降6% [4][5] - 国民养老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为15.39亿元,同比下降39% [4] - 新华养老和恒安标准养老上半年保险业务收入分别大幅增长6542%和300%,但基数较低 [4] 业务结构现状 - 部分专业养老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占比较高,主要险种仍集中在团体健康险、团体意外险等业务上 [1][5] - 以平安养老为例,其2024年原保险保费收入前五位的产品均为团体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5] - 太平养老的主要产品同样以团体护理保险、门诊团体医疗保险等为主 [5] 公司转型举措 - 泰康养老积极调整健康险业务架构,不再新增政府医保业务并压降相关规模,导致短期健康险业务收入明显下降 [7] - 泰康养老2025年一季度规模保费82.76亿元,同比下降12.43%,主要系短期健康险业务调整所致 [7] - 平安养老已对短期健康险业务制定全面整改方案,计划有序压降并逐步实现业务规模清零 [7] - 中国太平中期报告提及,太平养老正平稳开展团体员工福利保障业务转型,聚焦养老保险业务 [8] - 部分公司正推进短期健康险业务整体划转至寿险公司,人员调整同步进行 [8] 转型影响与挑战 - 剥离短期险业务后,部分公司原有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和利润出现显著下降,员工规模缩减,经营冲击较大 [8] - 业务调整可能导致部分专业养老险公司面临业务结构单一、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 [1][9] 未来增长动能 - 商业养老金业务是养老险公司为个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养老规划等服务的创新型养老金融业务,是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9] - 截至2024年末,4家试点养老保险公司累计开立商业养老金账户约195.50万个,较2023年末增长近230% [9] - 2025年商业养老金发展更加迅速,市场接受度显著提升,业务模式逐渐清晰 [10] -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扩容,为行业转型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