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 到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 [1]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 力争达到36亿千瓦 [1] - 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1] 全国碳市场运行现状与成效 - 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上线 覆盖电力行业2200余家重点排放单位 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2] - 截至2025年8月底 累计成交量近7亿吨 成交额约480亿元人民币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亿元创年度新高 [2][4] - 2025年碳市场首次扩围 纳入钢铁 水泥 铝冶炼行业 新增重点排放单位1300余家 增加管控排放量约30亿吨 [7] - 扩围后碳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比例提高至远超60% [7] 碳市场未来发展规划 - 计划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和交易主体 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3] - 目标到2027年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对排放总量相对稳定行业优先实施配额总量控制 [4] - 目标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 免费有偿相结合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4] - 生态环境部将推动碳市场技术 标准的国际互认 [10] 碳市场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 市场存在活力不足 配额分配方案发布滞后 有偿拍卖等调节工具缺失等问题 [5] - 现有机制需适应“十五五”期间从“控增量”向“减存量”转变的需求 [5] - 建议建立“碳市场+地区分解+国家灵活储备”的总量控制制度 制定行业总量目标 [5][6] 行业纳入计划与企业参与 - 未来将根据“成熟一个 纳入一个”原则 有序将民航 石化 化工 造纸等行业纳入碳市场 [7] - 中国石化已有21家企业参与地方试点碳市场 17家自备电厂参与全国碳市场 形成完善碳资产管理体系 [7] - 企业建议完善市场机制 科学开展扩围 合理设定行业边界 加快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 [8] 碳市场的国际合作与全球影响 - 中国愿在COP30上坚持以多边主义引领全球合作 呼吁发达国家远早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9] - 中国正在开展跨境碳交易研究 建立管理制度 探索实施路径 [10] - 国际社会认可中国为绿色转型领军者 其碳市场创新为土耳其 巴西 印尼等国家提供借鉴 [11] - 期待中国与巴西等拉丁美洲国家在COP30上进行碳市场交流合作 [12]
中国提出全经济减排目标 全国碳市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5 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