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好评”陷阱
新浪财经·2025-09-26 01:16
案件核心与定性 - 河南太康县人民法院对组织者彭某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625万元 [1] - 彭某注册成立多家公司,招募2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团队,为网店提供虚假销量和虚假好评服务 [1] - 该行为被定性为以虚假交易方式提高商铺交易量和好评度,属于虚假宣传 [1] 行业乱象与市场影响 - “刷单炒信”行为在电商和外卖平台普遍存在,导致消费者基于虚假“五星好评”或“万条好评”消费后遭遇食材变质、商品与描述不符等问题 [1] - 该现象催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认真做产品的商家因不会“包装”而难以被消费者看到,投机取巧的商家则通过刷好评抢占流量 [2] - 市场可能因此失去良性竞争活力,最终损害整个消费生态 [2] 法律框架与违规界定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虚假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2] - 《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明确,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等互动行为 [2] - “好评返现”、“刷单刷分”等行为已触碰法律红线,本质是用欺骗手段抢占市场 [2] 治理措施与长效机制 - 根治乱象需商家注重商品质量与服务以留住顾客,消费者需学会辨别虚假好评并及时举报,平台需加大技术投入识别违规行为并限流、封号,政府监管部门需瞄准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全链条治理 [3] - 长效治理关键在于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如政府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并将刷评行为与信用挂钩,平台优化评价体系提高真实评价权重 [4] - 目标是构建公平、透明、诚信的消费环境,让诚信经营能带来更多流量和更高收益,使商家主动将心思放在提升产品和服务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