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地方债“走出去”持续发力认可度显著提高
证券日报·2025-09-26 01:29

发行规模与趋势 - 自2021年10月首发以来,中国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今年以来多地发行规模已达125亿元人民币 [1] - 深圳市连续第五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本次发行规模为40亿元人民币 [2] - 深圳市首次在澳门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广东省在澳门发行25亿元,海南省在香港发行50亿元,显示发行呈现常态化、规模化趋势 [3][6] 投资者认购与市场反应 - 深圳在香港发行的40亿元债券吸引多国投资者认购,簿记定价峰值订单倍数高达4.7倍 [3] - 深圳在澳门发行的债券认购倍数达6.62倍,创下人民币债券在澳门发行订单倍数历史新高,市场订单金额超过发行规模的50% [3] - 广东发行的债券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地金融机构踊跃认购,投标倍数达4.7倍,海南发行的债券峰值订单规模近230亿元 [4] - 市场热度和投资者认可度显著提升,债券需求十分旺盛 [4][5] 债券品种与资金投向 - 债券募集资金投向日益多元化,涵盖绿色、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及航天等主题 [6] - 深圳在澳门发行的10亿元债券为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的绿色债券,资金投向清洁交通等项目 [6] - 海南发行的50亿元债券包含3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25亿元、5年期蓝色债券15亿元、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10亿元,其中10年期债券为中国地方政府首单航天主题债券 [6] - 资金投向从传统民生基建拓展至绿色、航天等重点领域,突出了政策导向和公共价值 [6] 政策意义与未来展望 - 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发行有助于促进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流通使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3] - 未来可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发展战略,推出如科技创新主题债券等新品种以助力产业发展 [6] - 发行区域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欧洲、东盟等国际市场,以增强国际影响力 [7] - 债券品类有望继续丰富,并通过加强与国际规则和ESG标准对接,吸引更多全球长期资金参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