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核心挑战 - 方便面行业面临消费量下滑,2020年至2023年消费量减少40亿包,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8.9% [5] - 行业陷入“不促销没销量,促销没利润”的恶性循环,价格战加剧利润空间压缩 [2][5][6] - 消费者需求转变,外卖市场每增长1%导致方便面消费量减少约0.0533%,高铁营运里程每增长1%导致方便面消费量减少0.3191% [10] 成本压力分析 - 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过去十年间主要原材料及综合生产成本涨幅普遍在30%-65%区间 [3] - 袋装方便面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约35%,包装占20%,生产加工占25%,物流与渠道占20% [3] - 农心上半年营业利润962亿韩元(约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4%,凸显成本高企与促销费用对利润的侵蚀 [3] 市场竞争与促销内卷 - 品牌通过买赠、扫码红包、直播带货等方式促销,例如电商平台5袋装售价11.9元(约2.38元/袋) [5] - 线上低价促销扰乱价盘,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和甩货,形成恶性循环 [5] - 消费者促销依赖症导致品牌忠诚度下降,销量增长依赖短期刺激而非产品价值 [6] 出海机遇与挑战 - 韩国方便面出口额增长显著,2023年出口额1.81万亿韩元(约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对美国出口额2.1561亿美元,同比增长70.3% [7] - 农心、三养食品等品牌海外营收增长,三养食品第二季度海外营收达4,402亿韩元,占总营收近80% [7] - 出海面临关税壁垒(如北美关税)和供应链成本问题,三养火鸡面在华物流与关税成本占售价30%以上 [7] - 非洲市场潜力大,预计2028年规模突破5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8%,但需应对食品安全、关税等合规门槛 [8] 消费需求变迁 - 健康意识提升,59.3%的消费者担心方便面油炸工艺及反式脂肪酸风险,一包普通泡面含盐量达6克,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 [10] - 替代品多元化(如螺蛳粉、酸辣粉)蚕食市场,传统口味创新不足,缺乏新爆款 [11] - 消费场景变化,高铁普及消解旅途“充饥刚需”,方便面需转向家庭正餐、工作午餐等新场景 [10][16] 供应链优化需求 - 全球供应链波动推高物流成本,品牌需通过本地化生产降本,如某品牌投资1.5亿美元在华建厂,年产能达8.4亿包 [12] - 供应链智慧化升级趋势明显,需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端到端可视化 [13] - 中国品牌在海外供应链建设不足,需借鉴本地化生产战略以降低关税和运输风险 [12]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某品牌董事长预测2030年中国方便面销售额有望达1,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需达7.11% [14] - 产品创新重点包括非油炸工艺、高端袋煮面、迷你桶等,强调健康营养与情绪价值 [14][15] - 品类延伸机会大,如开发低脂荞麦面、预制菜搭配,拓展家庭共享、户外露营等新场景 [16][17]
“不促不销” ! 看方便面行业的中年危机,这是衰退而非调整
搜狐财经·2025-09-26 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