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三农”领域金融服务质效
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长 - 2025年二季度末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达13.9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1.1万亿元 [1] 监管政策与银行实践 - 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单列涉农信贷计划 实现同口径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并完成差异化增速目标 [2] - 农业发展银行投放夏粮收购铺底资金4100万元 累计投放收购贷款10.65亿元 [2] - 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1.79万亿元 "富民贷"余额1241亿元 "粮农e贷"余额1401亿元 粮食保供领域贷款余额1.24万亿元 [3] - 农村中小银行创新"生物活体抵押贷" 发放71户共4732万元 利率较一般企业贷款低150个基点 [3]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 金融机构通过数字技术搭建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 建立资源共享数据库优先向高信用农户放贷 [4][6] - 北京农商银行上线建档评级系统覆盖超万户农户 信用户系统实现"1分钟自主申报"和实时审批 [5] - 浙江苍南农商银行建立427个村居网格 覆盖102.4万户客户 整合121万条属地信息 [6] - 专家建议政府整合工商、税务、农业数据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6] 金融科技应用与服务优化 - 手机银行业务成本仅为面对面业务的五分之一 代理点成本的三十五分之一 [7] - 农业银行加快"AI+"应用 覆盖智能客服和营销场景 发布手机银行10.1版优化全链路业务流程 [7] - 邮储银行创新"农牧贷"产品 以信用为核心授信依据 期限最长3年 无需抵押物 [8] - 商业银行通过数字信贷产品实现涉农流程线上化 嵌入农业供应链关键环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