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珠海市正通过场景牵引、科技创新和“海上新基建”三大策略,系统性地发展海洋经济,目标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并成为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1][2][3] 珠海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与目标 - 2024年珠海实现海洋生产总值达千亿元,占全市GDP的22.3%,海洋经济贡献率达26.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 [2] - 公司力争到2027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速达10% [3] - 公司正加快构建“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即巩固提升四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三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智慧海洋未来产业 [15] 场景牵引与应用创新 - 公司通过公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涵盖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七大领域、28个应用场景机会,其中海洋经济场景有4个 [5] - 公司以海岛型低空经济为突破口,开通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航线,开通一年的航线已安全飞行超4000架次 [4][6] - 公司探索“低空+海洋”经济发展模式,重点覆盖海上风电巡检、海洋生态监测、跨海物流配送等九大领域 [6] - 公司推广“标准海供应”模式,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全市项目用海获批48宗,用海面积达4142.69公顷 [7] 科技创新与产业生态 - 公司在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多达40家,10所高校已有涉海研究平台(团队)超60个 [9] - 公司依托重大平台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中试验证到产业孵化的完整创新闭环 [10] - 公司涉海企业数量达36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4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5家,构建了“一带双核三组团”的海洋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10] - 代表性企业云洲智能推动无人艇从智能单船进阶到多船协同集群作业 [10] - 公司建成中国首个新能源船舶动力电池系统自动化制造基地 [11] “海上新基建”战略部署 - 公司发布一批“海上新基建”项目共108个,总投资1100.1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292.1亿元,意向项目33个总投资808.0亿元 [13] - “海上新基建”旨在打造海上的“四通一联”,即海天通信、海上通飞、海面通往、海底通港,实现陆海联动 [14] - 该举措被视为具有极强市场信号,能吸引全球资本关注,并打造“超级海洋场景综合体” [14]
百岛之城珠海:“海上新广东”的场景制胜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6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