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流量狂奔”走向“价值深耕”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09-26 06:5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前8个月,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8.5亿元,同比增长35.7% [3] - 全市微短剧企业超80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日均接待剧组80余个 [3] - 2025年以来,郑州已有100多部微短剧在海外发行,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 [8] 产业生态与基础设施 - 郑州市将设立1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建设5个市级微短剧产业园,并对15个拍摄空间进行提档升级 [3] - 打造“产业园—拍摄基地—取景地”三级空间体系,推出百处微短剧拍摄取景点 [3] - 在郑州拍摄成本比一线城市低30%—40%,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3—6个月 [3] - 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已接待650部短剧拍摄,日均接待剧组8—12个,一部短剧3—5天即可杀青 [4] - 大志影视基地在9月21日至30日期间,每天至少有7组剧组同时拍摄,最多一天达15组 [4] 内容创作与精品化趋势 - 行业强调微短剧需从“电子榨菜”转型为“文化主食”,关键词包括从“投流”到“引流”、从“走量”到“走心”等 [5] - 早期短剧成本仅2万—3万元,如今精品化推动成本与品质同步提升 [6] - 作品《一品布衣》已有220多万人在红果平台预约第二季,计划采用季播模式拍摄四季 [6] - 平台方红果短剧调整“果燃计划”为纯分成模式,并对高评级项目提供最高30%的宣发资金支持 [6] 文化融合与出海 - 微短剧与文旅、非遗、普法、科普等领域结合,案例《穿越德化街》带动街区夜间消费明显增长 [8] - 作品注重挖掘本土文化,如轩辕文化、黄河文化、中国功夫文化等,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5][7] - 中国内容通过译制或本土化改编进入全球市场,《一品布衣》在东南亚市场表现良好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