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从低价竞争到品牌化 - 公司启动“超级品牌出海计划”,直接对标亚马逊,旨在以商家在亚马逊一半的成本在重点市场实现更高成交[1] - 公司明确不再“卷低价”,将资源向高客单价、高科技含量品类倾斜,品牌货盘和高客单价商品成交额正逐步超越中低客单价商品[3][5] - 转型背景是跨境电商行业从蓝海变为红海,低价带来的增量已触及天花板,内部竞争加剧及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促使行业向“品牌化+技术创新”转型[1][3][4] 品牌化转型的进展与成效 - 过去一年,95%的合作品牌实现了年销百万美元,平台入驻品牌数量同比增长70%[1][5] - 超过500个品牌实现销售额翻倍,2000多个品牌通过平台成功进入新国家市场[5] - 品牌属性的货盘已成为公司增长引擎,本地备货及海外仓备货份额持续增长[5] 差异化竞争策略 - 公司是中国“出海四小龙”中唯一设立品牌服务团队的平台,提供体系化的品牌出海策略,包括更灵活的运营支持(如为泡泡玛特设置限购)和更低的综合成本[5][6] - 公司收取商家的佣金平均在810个点,显著低于亚马逊的1525个点,并在物流、营销等方面为商家降低成本[6] - 公司采用长期投资逻辑,对单位经济模型的要求低于亚马逊,初期可能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以建立价格优势[7][8] 阿里生态协同出海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多项业务同步推进品牌化战略,淘宝出海推出“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并投入10亿元营销补贴,强调多元供给和高客单价的差异化竞争力[9] - 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首次向天猫商家全面开放本地化运营能力,引入知名品牌以跳出低价竞争泥潭,转向高价值品牌电商市场[9] - 通过生态内协同,阿里出海整体推动供给从“低价”向“品牌化”和“多元化”升级[10]
出海不打价格战 速卖通要和亚马逊争夺头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