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城市观丨百岛之城珠海:“海上新广东”的场景制胜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6 07:20

文章核心观点 - 珠海正以场景应用为牵引、科技创新为动力、“海上新基建”为基石,系统性地发展海洋经济,目标是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并打造“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2][3][4] 场景牵引战略 - 珠海通过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等“三张场景清单”,破解“产品找场景、为场景找产品”的难题,2025年第一批清单涵盖7大领域28个机会,其中海洋经济场景有4个[7] - 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航线等先行先试举措已落地,开通一年的唐家港至桂山岛航线安全飞行超4000架次,创造了“万山样板”[6][8] - 深度探索“低空+海洋”经济模式,聚焦海上风电巡检、跨海物流配送等九大重点领域,推动低空经济在海洋领域的商业化应用[9] 科技创新能力 - 珠海拥有40家海洋领域科技创新平台,10所高校设有超60个涉海研究团队,覆盖海洋工程、装备、信息等多个领域[13] - 代表性企业云洲智能是全球早期无人艇企业,其产品已从内河近海驶入深远海,并实现多船协同集群作业[14] - 珠海涉海企业数量达36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14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5家,构建了“一带双核三组团”的产业空间格局[14] 海上新基建布局 - 珠海发布108个“海上新基建”项目,总投资达1100.1亿元,其中已签约项目65个总投资292.1亿元,意向项目33个总投资808.0亿元[19] - “海上新基建”旨在打造海上的“四通一联”,即海天通信、海上通飞、海面通往、海底通港,形成陆海联动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19] - 该布局被视为打造“超级海洋场景综合体”的发展逻辑,有望将珠海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20] 产业发展目标与体系 - 2024年珠海海洋生产总值达千亿元,占全市GDP的22.3%,目标到2027年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速达10%[3][4] - 加快构建“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即巩固四大优势产业、培育三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智慧海洋未来产业[20] - 珠海海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