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多个具体案例,展示了河南省在医疗、教育、农业、文化和基层工作等领域对新疆的援助工作,重点突出了援疆干部人才通过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等方式,促进当地专业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2][3][4][5] 医疗援助 - 河南中医药大学医生赵计轩在哈密市维吾尔医医院援疆10个月,将中医与西医、民族医学融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诊疗方案,收到9面锦旗和5封感谢信 [3][4] - 援疆医生积极参与技术推广,通过豫哈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手把手教授当地学员针刺疗法等中医技法,目标是帮助当地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4] - 河南创新开展中医组团式援疆,每年选派约40名中医专家赴哈密进行技术帮扶并推动中医药文化润疆 [4] 教育援助 - 援疆教师刘威为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编写《煤炭物流与供应链》教材,以填补国内学科空白,教材编写团队联合了新疆、河南两地6所学校的19名教师 [5] - 刘威协助院系完成现代物流骨干专业群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编写,并指导学院与中国邮政哈密分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 [6] - 教育援疆的重点是通过专业建设为新疆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而非简单的知识输出 [5] 农业技术援助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援疆干部李海利在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通过将微生态制剂与中草药结合,使示范区域内动物腹泻发病率大幅下降 [7] - 李海利团队研发高效安全的杀蜱生物制剂,为牛羊梨形虫病提供绿色防控科技支撑,替代传统化学防治方法 [8] - 两年多来,李海利带领受援单位成功申请4个区级和市级项目,完成2个科研项目,培养6名技术骨干,并开展技术培训200余人次 [9] 文化与基建项目 - 中建七局承建的豫疆历史文化交流基地项目建筑面积达12700平方米,是连接中原与新疆的文化桥梁,预计明年8月完工 [10] - 项目采用绿色与智慧建造技术,包括自保温加气块、太阳能光伏系统、雨水回收装置等,并利用BIM+智慧工地平台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10] - 项目组成员将新疆视为第二故乡,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沉浸式展陈技术和数字化互动设备展现两地文化渊源 [10][11] 基层工作与社会服务 - 援疆干部吴景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工作,通过入户走访帮助盲人按摩师张金龙获得在日间照料中心工作的机会,解决其家庭收入问题 [12] - 工作方法从“解决一个问题”转向“解决一类问题”,通过定期组织居民恳谈会记录并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推动社区自治 [12][13] - 通过结对子与维吾尔族家庭建立“亲戚”关系,在日常生活互助中加深民族情谊 [14]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那远山呼唤我——走近自豫而来的援疆者
河南日报·2025-09-26 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