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理财市场概况 - 国庆中秋A股市场休市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8日,10月9日起照常开市,9月28日和10月11日为周末休市 [1] - 多家券商和基金公司密集推出假期理财攻略,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与资金使用需求灵活配置产品 [1] 假期主流理财方式 - 按日计息理财产品需在9月29日前买入,30日确认持有即可享受整个国庆假期收益 [1] - 通知存款作为一种保本稳健的选择,7天期利率约0.65%,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可设置为10月9日到期取出 [1] - 按日型产品虽然灵活,但收益率普遍不高,约在1.5%-1.6%左右 [1] 国债逆回购操作策略 - 国债逆回购形式近似短期贷款,安全性高、风险较低,适合管理股票账户闲置资金 [2] - 节前特定时点操作可充分利用T+0清算、T+1交收制度实现长假多日计息,9月25日操作7天期逆回购可享14天利息,9月26日操作4天期和7天期分别可享10天和11天利息 [2] - 9月29日操作1天期、2天期、3天期、4天期或7天期品种均可享受假期利息,其中1天期逆回购可享9天利息 [2] - 9月30日作为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参与逆回购无法享受假期收益,资金实际占款天数仅为7天却只能获得1天利息,性价比大打折扣 [2] 国债逆回购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5日下午发稿,上交所GC001加权平均利率报1.5730%,当日下跌11.51bp,GC002报1.5620%下跌14.33bp,GC003报1.6038%下跌11.62bp,GC004报1.6270%下跌9.15bp [3] - 深交所R-001报1.5560%下跌10.90bp,R-002报1.5970%下跌11.00bp,R-003报1.5990%下跌11.80bp,R-004报1.6150%下跌9.50bp [3] - 投资者当日进行逆回购操作仍可获取高于1.55%的收益率,国债逆回购品种收益率普遍小幅下行 [4] - 市场越需要钱,资金面越紧张时逆回购年化收益率越高,尤其在节前、季末、税期资金面紧张时价格往往急剧飙升 [4] 机构资金行为与市场动态 - 机构出于持券过节需求、对账户平头寸、保障跨季资金平稳的需要,资金行情容易在跨季和假期前最后一交易日收盘最后时段出现一轮跳涨 [5] - 中国人民银行于9月2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 组合投资策略与产品限购 - 招商银行理财推荐国庆提前配置现金理财和短债理财,东方证券推荐国债逆回购+场内流动性理财的组合策略,建议9月29日15:30前买入国债逆回购,9月30日15:00前买入T+0类ETF [6] - 国庆长假前多家基金公司对货币型、同业存单型和债券型在内的固定收益类基金产品实行节前限购 [6] - 截至9月25日发稿时当日有28只固收类基金发布限购公告,24日有31只、23日有4只、22日有10只,自15日启动以来节前累计已有75只固收类基金实施国庆节前限购 [6] - 浦银安盛基金浦银中短债A和浦银中短债C自9月29日暂停通过部分销售机构的申购业务,万家基金万家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自9月29日至10月8日暂停直销渠道和代销渠道的申购业务 [7] 债券基金市场变化 - 机构投资者密切关切9月5日证监会发布的基金费用新规对债基赎回费率的影响,新规鼓励长期持有,调整了不同期限赎回费率 [8] - 依赖短债基金进行流动性管理和频繁申赎的机构资金收益下降,波段操作性价比大幅降低,若公募费率新规正式实施,委外业务交易成本将明显上升 [8] - 9月以来市场处于机构行为调整期,短债基金不再如以往同期稳健,行情单日涨跌幅度较大 [8]
假期“钱生钱”:按日型理财、通知存款、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5 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