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核科技褪去“冰冷外衣”
科技日报·2025-09-26 09:24

科普实践方法 - 利用一线科研案例作为科普“最佳剧本”,例如通过伦敦宽街霍乱调查等经典案例,以“观察—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逻辑进行推理式教学[2] - 将抽象概念具体化表达,例如通过“误差不超过5厘米”的描述具象化战斗机空中加油的“厘米级对接”[3] - 科学家与创作者跨界合作,共同创作科普视频,49条共创视频在深圳角逐最佳作品[3] 科普平台与资源建设 - 创新AI智能体平台整合科普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科学学习体验,覆盖阅读、实践、研学等场景[3] - 厦门已建成517人科学顾问专家库,80多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和4家高校科协与200多所中小学签订协议,将科技馆、植物园及企业研发中心作为“实景课堂”[3] - 科学家开放宝贵实验室资源,参与者可接触最新研究装备、实验方法及观点碰撞[4] 科普活动与成效 - 在甘肃科技馆“开学第一课”中,航空航天专家带领120余名学生通过专家讲解与沉浸式体验探秘大国重器[4] - 采用“科普+思政”创新模式,既点燃青少年科学热情,又实现价值引领[4] -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通过报告提问,二年级小学生对盐湖资源对答如流,科普为未来盐湖产业基地建设储备人才[5] 科普讲座与人才培养 - 全国科普月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新疆大学以“信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题作报告,并围绕光电芯片技术研发应用与师生热烈讨论[5] - 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在光电子等领域培育区域特色创新链和产业链,并鼓励青年人保持好奇心投身科学事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