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布与核心意义 - BMJ集团在2025中英医疗科创高峰论坛上发布《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二十年引用报告》[1] - 该报告是全球首份量化分析中国医院医学研究成果被国际临床指南与卫生政策引用情况的专项报告[1] - 报告覆盖2005至2024年二十年期间,从“研究转化为实际医疗实践”维度评估中国医院研究的临床转化价值与国际话语权[1] 研究方法与创新 - 报告采用BMJ Impact Analytics数据,追踪中国医院研究成果在全球41000余家机构、2000余个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中的引用情况[2] - 突破了传统以文献引用、期刊影响因子、研究经费为基础的医学研究评价方式,聚焦对真实世界临床实践的影响力[2] - 是BMJ继中国卒中研究、妇科领域专科研究全球影响力报告后发布的系列报告之一[2] 中国医学研究的全球地位 - BMJ主编指出,美国在科研创新领域正在撤资,而中国正在成为新的全球领导者[3] - 中国的医学研究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为全球医疗卫生政策和诊疗实践提供了高质量、高价值的证据支持[3] - 中国持续快速发展的医学研究基础设施、资源和支持性政策正让其成为全球医学研究的领导者[6] 主要研究发现:医院排名与引用数据 - 报告重点关注被引文章数量最多的十家医院,其12601篇研究成果被全球超过75个国家的卫生政策与临床指南引用,总被引次数达34675次[4]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被引文章2189篇、总被引用5073次,主要覆盖肿瘤学、心脏病学、肾脏病学和传染性疾病等领域[4]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被引文章1835篇,总被引次数5752次,尤其在传染病学、内分泌学领域的研究被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多次采纳[4] 研究影响力的国际认可 - 世界卫生组织、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标准署、德国医学科学专业学会联合工作组、加拿大药品管理局等国际顶级机构引用了中国的研究[4] - 美国、英国、德国等医学传统强国引用占比最高,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国家也有可观引用,体现影响力的国际化与普适性[5] - 新冠疫情相关的病毒检测、重症救治、疫苗研发等领域研究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纳入全球抗疫指南[6] 报告的价值与未来展望 - 报告为中国医院提供了可参考的评价标准,推动将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纳入评价考量[7] - 报告中的量化数据为政策制定者优化科研投入结构、完善医学创新生态提供了循证依据[7] - BMJ集团中国董事总经理表示,BMJ将继续关注中国医学研究,并支持中国与英国、国际社会在医疗科创领域的对话与协作[7]
展现高质量医学成果,BMJ发布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报告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6 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