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司法局:“调解优先”不是口号,要更深入人心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6 17:06

解纷中心成立与架构 - 深圳市民营经济组织解纷中心由深圳市司法局牵头,联合市发改委、工信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五部门共同设立[1] - 解纷工作架构呈现“市、区、街”三级联动格局,市级中心成立前福田区民营经济基层解纷中心已于2024年11月成立[2] - 福田区解纷架构为“1+10+N”模式:1个区中心、10个街道商会分中心、辐射社区N家企业[2] 运营数据与服务功能 - 成立首月提供120余次解纷咨询,出具15份风险防范建议书,成功调解10宗商事纠纷,案件累计标的额达500余万元[1] - 平均调解周期约25天,案件类型以买卖合同纠纷和服务合同纠纷为主[6] - 中心聚焦三大功能:受理纠纷(搭建线上线下渠道)、分类调解(根据性质分流)、助企服务(衔接法律资源与惠企政策)[2] 服务领域与专业支持 - 面向六个专业服务领域: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涉外纠纷跨境支援、企业合规经营指导、知识产权保护与纠纷化解、商业秘密保护、电商平台类纠纷化解[3][4] - 涉外纠纷支援涉及港澳或海外贸易,协助对接深圳国际仲裁院、香港国际调解中心等机构[3] - 企业合规指导涵盖应收账款回收、劳动用工、税务筹划、数据合规等合规体检服务[3] 政策依据与工作机制 - 成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第55条和《深圳经济特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5] - 中心是服务型平台而非实体机构,与各区司法局批准、民政局登记的商事调解中心不同,后者为民非机构且收费需公示[8] - 市区两级平台不存在垂直管理关系,以业务指导和联动协调为主,鼓励各区根据经济特点开展属地服务[6] 理念推广与预期效果 - 司法局通过举办宣传活动、与百余家企业签订倡议书推广“调解优先”理念,企业接受度越来越高[8] - 调解方式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低于诉讼维权,旨在源头化解纠纷隐患并维系和谐商业关系[7] - 中心目标为引导纠纷非诉化解,帮助民营企业防范经营风险、高效解决商事纠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