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成果闪耀世界 四川建设西部创新高地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发展网·2025-09-26 17:37

综合创新能力 - 研发经费投入预计达1500亿元,较2020年增长40%以上,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预计达6.5% [3]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94件,为2020年的2.7倍,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0亿元,较2020年翻一番 [3] - 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由31.9%提升至40.9%,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超20% [4] 创新平台建设 - 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05个,包括国家实验室、2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及4个国家级创新中心 [5] - 加快建设10个国家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及"中国环流器"系列装置取得突破性成果 [5] - 天府实验室在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全部实体化运行,成为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核心力量 [5] 技术攻关突破 - 航空航天领域配套嫦娥六号、天问一号等国家工程,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发射,歼-20、翼龙无人机实现量产 [6] - 电子信息领域发布国际首款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C86芯片实现大规模国产替代,柔性显示屏出货量全国领先 [6] - 装备制造领域白鹤滩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达世界领先,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及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投入应用 [6] - 生物医药领域首款TROP2国产抗体偶联药物获批,重组三价新冠疫苗及Flash放疗设备进入临床 [6] - 先进材料领域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提升至50%、35%,航空级海绵钛等技术国内领先 [7] 创新主体活力 - 高新技术企业达1.9万家,为2020年的2.4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4万家 [8] - 企业牵头承担科技项目比例提高至60%,研发经费投入较2020年增长58.4% [8] - 国省级孵化载体达565个,存续私募基金规模达2927亿元,通过"天府科创贷"等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8] 人才队伍建设 - 在川两院院士达67人,研发人员突破40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达454万人 [9] - 青年科技人才担任省级科技项目负责人比例超60%,每年支持基础研究项目2000项以上 [9] - 推行"天府英才卡"制度,优化外籍人才服务,使成都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地 [9] 区域协同创新 - 川渝共建西部科学城,设立11个联合重点实验室,实施257项科技合作项目,共用大型仪器设备1.4万台套 [10] - 成都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排名升至第24位,绵阳全国科技创新城市排名升至第15位,德阳、泸州等特色创新高地协同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