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控核聚变开启“中国速度” 三大设备实现重大突破
中金在线·2025-09-26 17:59

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 -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稳态运行1066秒,刷新世界纪录 [3] -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运行 [3] - 新奥“玄龙-50U”实验装置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的装置,并创下秒级1.2T以上磁场条件的国际新纪录 [3][6] 技术路线与国产化进程 - 新奥集团选择氢硼聚变技术路线,原料氢和硼具有价格便宜、无稀缺性的优势,且产物仅为可直接发电的氦 [10] - “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实验装置已实现100%国产化,其微波加热、真空室、磁体等核心部件全部为国产 [5][8] - 相较于早期“玄龙50”装置有5%到10%部件依赖进口,“玄龙-50U”实现了完全国产化的重大跨越 [8] 研发投入与生态构建 - 新奥“紧凑型聚变重点实验室”实验放电次数已达13032次,除检修外几乎从未间断,每10分钟进行一次放电以优化运行控制参数 [12] - 公司构建全球化研发生态圈,聚合了四大洲11个国家的75家合作单位和685位生态伙伴 [14] - 在国内与北京大学合建“北大-新奥技术创新中心”、与南开大学合建聚变智能实验室,深化产学研合作 [14] 产业布局与政策支持 - 中国“核聚变第一阵营”包括中科院、中核集团和新奥集团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通过多路线探索推动行业发展 [5][10] - 各地方政府加速产业布局,上海设立未来产业基金,安徽明确“三步走”商业化路径,四川强化全链条培育,广东、浙江将聚变纳入未来产业重点 [14] - 行业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的关键节点,发展进程显著加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