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夏时评:黄金周人潮之下的消费韧性
华夏时报·2025-09-26 20:18

政策红利与短期效应 - 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在2025年国庆中秋超长假期期间迅速显现短期效应,文旅部节前预判市场势必火爆,推动旅游酒店板块提前躁动 [2] - 政策发布仅半月即迎来黄金周,通过时间红利、场景红利、金融红利、入境红利四条主线立竿见影地撬动消费热潮 [3] - 时间红利方面,国家级政策首次鼓励优化学生假期,杭州3天秋假与国庆中秋无缝衔接催生11天超长黄金周,直接释放长线游和深度游需求 [3] - 场景红利方面,各地响应政策延长热门场馆及景区营业时间,夜间经济从亮点变为主战场 [3] - 金融红利方面,节前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金融机构推出消费金融惠民措施,国庆期间各地举办超2.9万场次文旅活动并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3] - 入境红利方面,通过单方面扩大免签国家范围为入境游打开新闸门 [4] 消费市场表现与行业影响 - 超长假期像高倍聚光灯检验政策落地成色,预测国内出游人次、旅游收入、餐饮堂食指标均将刷新纪录 [2] - 黄金周作为压力测试,检验政策含金量并考验中国经济的消费韧性,资本市场旅游酒店板块因此提前出现躁动 [2][3] - 假期制度的刚性约束被打破,杭州经验表明春秋假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扩消费工具,为家庭长途旅行、研学、康养提供稳定时间窗口 [5] 长期发展机遇与结构性短板 - 行业需将短期热闹转化为长期动能,通过手术刀式精准发力使服务消费从节日脉冲变成持续长红,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主引擎 [4][5][6] - 推动弹性休假制度化,在全国推广可预期的春假秋假制度,形成稳定消费时间窗口 [5] - 启动县域服务消费强基工程,重点支持改造游客集散中心、智慧停车场、A级厕所等基础设施,并制定县域旅游服务标准设置硬杠杆以倒逼下沉市场升级 [5] - 以金融促信心恢复中高端消费乘数效应,鼓励银行为高端酒店翻新、主题演艺创排等提供低成本融资,探讨扩大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范围以刺激中高收入群体消费 [5] - 行业未来目标是通过更灵活的时间安排、更多元的空间选择、更优质的产品供给来弥补供给与需求的间隙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