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设“许可门槛” 专家:将重构出口秩序,助力出口提质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6 21:13
政策核心内容 - 自2026年1月1日起,对仅装有驱动电动机的纯电动乘用车(海关商品编号8703801090)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1] - 所有纯电动乘用车出口必须向商务部或其授权机构申领出口许可证,未获许可将禁止出口 [4] - 仅汽车制造企业及其授权经营企业具备申领资格,且仅可出口本企业自产品牌的纯电动乘用车 [4] 政策出台背景与目的 - 政策核心逻辑是通过制度约束推动汽车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防止平行出口等不规范行为 [4][5] - 当前行业存在乱象,如“0公里二手车”冒充新车出口,部分个人或企业将国内陷入经营危机的车企产品出口至海外,损害中国汽车国际信誉 [5] - 借鉴中国摩托车出口因缺乏统一标准和售后体系导致市场份额萎缩的历史教训,避免新能源汽车重蹈覆辙 [5] 企业资质与门槛要求 - 申报出口资质的企业需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并具备有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 [6] - 对企业的海外服务渠道有明确要求,例如一类企业需满足境外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达到50个,且乘用车年出口量需达到10000辆以上 [6] - 政策本质是通过硬性门槛筛选优质主体,从源头切断低质出口链条 [6] 对行业与市场的预期影响 - 政策将提升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形象,防止海外内卷式打价格战的行为 [6][7] - 行业分化态势将显著加剧,头部企业凭借多年海外布局形成的竞争壁垒成为最大受益者,缺乏合规和运营能力的企业或面临淘汰 [7] - 政策有望从强化品牌责任、提升服务水平、遏制低价竞争三大层面系统重构出口秩序,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出口生态 [7] 当前行业数据 - 2025年1月至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19.9万辆,同比增长57.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