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旅游市场强制消费,不能只靠行政处罚
搜狐财经·2025-09-26 21:29
行业监管动态 - 文化和旅游部在2025年第三批通报中披露旅游市场强制消费典型案例,旨在规范市场秩序 [2] - 2025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已分三批共通报48起典型案例,涉及强迫购买自费项目、胁迫购物等多类情形 [2] - 有关部门从中央到地方多次出台严厉举措打击强制消费行为,披露案例以反映问题并警示从业者 [2] 强制消费行为演变 - 行业强制消费问题由来已久,近期案例显示其操作套路有所差异,除直接威胁外,出现“软强制”新方式 [2] - “软强制”特点为导游软磨硬泡、与游客反复拉锯,并通过长时间将游客限制于购物场所(如金饰店、玉石店待够两小时)来规避执法 [2] - 此类“软强制”操作是行业惯性做法,特点在于不像过去明目张胆,即便监管部门介入也存在狡辩空间 [3] 执法处罚现状 - 各地监管部门执法弹性较大,针对强制购物的常见处罚为吊销导游证和对涉事公司停业整顿 [3] - 黑龙江2024年曾有3名导游因以言语威胁强迫游客购物被认定为强迫交易罪获刑,但此重拳出击可能并非常态做法 [3] - 更多未成为舆论热点的案例,即使游客投诉证据确凿,处罚也未必严厉,单纯依靠文旅部门行政处罚威慑效果不佳 [4] 监管改进建议 - 批评者建议完善法规,在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明确“强迫购物”的具体情形,以降低执法成本并提高震慑效果 [2][3] - 探索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提高违法成本被视为改善行业面貌的潜在途径 [2] - 相关通知要求文旅部门与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作,若公安部门介入成为常态,将大幅提高从业者违规成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