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尔线程88天闪电过会 为什么它是“最像英伟达的中国公司”?
英伟达英伟达(US:NVDA) 新京报·2025-09-26 22:57

上市审核进程 - 摩尔线程首发申请于2025年9月26日成功通过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 [1] - 公司从IPO受理(2025年6月30日)到过会仅用时88天,被称为"光速"过会 [1][2] - 本次发行计划募集资金80亿元,系2025年以来最大上会项目 [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唯一实现全功能GPU量产的企业,其产品旨在单颗芯片上集成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与科学计算、超高清视频编解码等核心能力 [3][6] - 消费者可直接在电商平台购买其消费级GPU产品MTT S80,该显卡售价1499元,好评率96%,理论性能接近英伟达RTX 3060 [8] - 公司收入结构发生显著转变:2022年及2023年收入主要来自专业图形加速和桌面图形加速产品,而2024年收入主要来自AI智算产品,占比73% [11][12] - 桌面图形加速产品(消费级GPU)的毛利率在2022年至2024年始终为负,公司对该产品线未来的毛利预期为0;相比之下,AI智算和专业图形加速产品毛利率表现积极 [10][11] 技术战略与对标 - 公司核心团队拥有鲜明的"英伟达血统":董事会7名董事中有3名具备英伟达背景,4名核心技术人员中有2名有英伟达任职经历 [4][5] - 公司推出了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全面对标英伟达的CUDA架构,并提供了"musify"代码迁移工具,以帮助开发者将CUDA程序迁移至MUSA平台 [3][6] - 公司技术路线与英伟达类似,从消费级GPU切入,并逐步发展至AI训练与推理领域 [3][8] - 公司已推出第三代和第四代GPU芯片,分别用于搭建千卡集群智算中心和支撑万卡集群大模型预训练解决方案 [12] 财务表现与募资用途 - 公司净亏损呈现收窄趋势:2022年亏损18.4亿元,2023年亏损16.73亿元,2024年亏损14.92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已减少至2.71亿元 [11] - 计划募集的80亿元资金将应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2] - 公司预计最早于2027年可实现合并报表盈利,预测期内收入将主要来自AI智算产品 [12] 市场影响与概念股 - 公司上市进程引发市场关注,Wind摩尔线程指数在上市委会议公告后次日(2025年9月22日)大涨6.1% [7] - 和而泰是A股市场中唯一直接参股摩尔线程的上市公司,持有约1.03%的股份,并被市场视为最纯正的"摩尔线程概念股" [7] - 和而泰旗下的珠海智能制造基地承接了摩尔线程30%以上的GPU模块代工订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