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再融资方式分类 - 港股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主要分为股权融资、混合融资和债务融资三大类 [2] 股权融资 - 股权融资是直接向投资者发行新股,会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2] - 配股(Placing)是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新股,灵活性高,定价一般低于市价10%-20%,发行规模通常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0% [3] - 供股(Rights Issue)是向现有股东按持股比例配售新股,公平性强,通常设置除权价,需经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 [3] - 定向增发(Private Placement)是向特定战略投资者发行新股,常伴随6-12个月锁定期,可引入战略资源,若发行数量超过已发行股本20%需股东大会批准 [3] 混合融资 - 混合融资兼具债权与股权属性,可平衡融资成本与股权稀释 [3] - 可转换债券(CB)持有人有权在未来按转股价格(通常高于发行时市价10%-30%)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利息低于普通债券,转股前为债权,转股后为股权 [6] - 优先股(Preference Shares)具有优先分红权和优先清算权,股息通常固定或浮动,无或受限投票权,可设置赎回或转股条款 [4][6] 债务融资(含权益属性) - 债务融资以负债形式筹集资金,部分工具可计入权益 [5] - 永续债(Perpetual Bonds)无固定到期日,利息支付可选递延,通常可计入权益资本,利息高于普通债券 [5][6] - 认股权证(Warrants)持有人有权按约定价格在约定时间内购买公司普通股,行权会增加股本,行权价通常高于发行时市价 [6] 其他再融资方式 - 发售旧股(Secondary Offering)是现有股东向市场出售手中股票,资金归股东所有,公司不获得资金 [6] - 发行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是短期债务工具,期限通常为1-270天,用于筹集流动资金,利率低于银行贷款,需良好的信用评级 [6][7] 再融资方式选择逻辑 - 紧急资金需求可选择配股或供股以实现快速到账 [9] - 为降低股权稀释可选择可转债或永续债以推迟或避免稀释 [9] - 为引入战略资源可选择定向增发以绑定战略投资者 [9] - 为保持控制权可选择优先股或永续债,因其无投票权或受限 [9] - 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可选择商业票据或银行贷款等债务融资方式 [9]
【锋行链盟】港交所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
搜狐财经·2025-09-27 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