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诺娃RWA丨解密加密货币:技术本质与现实边界
搜狐财经·2025-09-27 00:49

核心技术支柱 - 加密货币依赖三大密码学安全支柱:哈希函数作为“数字指纹”确保交易记录不可篡改,非对称加密技术通过公钥和私钥实现交易签名与验证,共识机制如工作量证明和权益证明解决无中介环境下的信任问题 [1] 主要类别与特征 - 主流加密货币分为三类: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原生加密货币,总量由算法固定为2100万枚,被视为“数字黄金”,以USDT和USDC为代表的稳定币宣称1:1锚定法币且价格波动小,以及以太坊等支持智能合约的平台型代币 [3] - 比特币等原生加密货币通过“挖矿”逐步产出,具备去中心化和稀缺性特征 [3] - 稳定币在加密货币交易中充当“中转站”角色 [3] 全球监管趋势 - 全球加密货币监管从模糊转向规范,欧盟《MiCA法案》对加密货币分类监管,要求稳定币发行商持有100%储备资产,并限制日常支付主要使用欧元稳定币 [3] - 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将稳定币纳入联邦监管并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中国则明确禁止代币发行融资和交易炒作 [3] - 各国监管共识是紧盯反洗钱红线,要求服务商履行客户尽职调查义务 [3] 资产属性与风险 - 加密货币价格受市场情绪影响极大,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且可能被用于非法交易,属于高风险数字资产而非货币 [3] - 加密货币无法像法定货币那样履行计价尺度和经济调节职能 [3] - 从技术创新角度看,加密货币背后的密码学成果值得研究,但其资产属性与监管边界对公众更为重要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