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国推广进展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历经9年试点探索后,正从地方试验迈向全国建制,各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落地[4] - 2025年8月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发出全面实施的明确信号,随后国家医保局举办了全国加快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培训班[5] - 2025年9月25日,国家医保局印发《国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目录(试行)》,明确了支付范围和服务目录,标志着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4] - 多地已发布实施细则或征求意见稿,例如贵州在2025年8月27日就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天津、辽宁发布了经办机构相关细则[7] - 部分地区明确了落地时间表,宁夏确保2026年实现自治区级统筹管理,贵州计划2025年底前不少于2个统筹地区建立制度,2026年底前全省覆盖[7] 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机制 - 当前试点城市主要采用医保基金划拨、个人缴费、财政补贴的三方筹资机制,个人和单位缴费份额较低[13] - 随着《意见》出台,筹资渠道将保持多元化,进行单位、个人、政府、社会等多元筹资,费率将统一控制在0.3%左右[15] - 单位职工费率由用人单位和个人按同比例分担,退休人员也需缴费,费率与单位职工个人费率相同,缴费基数与养老金水平挂钩[15] - 未就业城乡居民筹资由个人和政府合理分担,费率从0.15%左右起步,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过渡到0.3%[18] - 从试点情况看,大多数地区筹资标准在每年100元至200元之间,克拉玛依市城乡居民长护险保费从342元降至53元,降幅达84.50%[16]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与支付标准 - 保障范围将从单位职工、退休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起步,逐步将未就业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18] - 在49个国家试点城市和22个地方试点城市中,有32个城市仅覆盖职工医保人群,尚未扩大至居民医保人群[17] - 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经评估达到重度失能,即可获得保障,内容以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为核心[20] - 支付标准因地区而异,例如克拉玛依市居家的失能老人每月可获得800元至1200元不等的补贴,定点机构为1200元至1700元[20] - 支付方式将收敛,基金原则上不直接向失能人员发放现金,主要用于支付服务机构费用,未来报销范围有望扩大至智能化服务和辅助器具[21] 长期护理保险市场需求与现状 - 2024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升至15.6%,预计2032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9] - 2023年中国失能人口达到4654万人,人均经济成本为29029元,总成本为13511亿元,占GDP的1.07%[9] - 家庭照料时间成本达到23861元,占失能照护总成本的82.2%,凸显家庭照护压力[9] - 长护险试点至今已有超过1.8亿人参保,累计超过200万失能人员享受到相关待遇,但面对不断增长的护理需求仍远远不够[10][11] - 以克拉玛依市为例,新细则增加了居家上门护理服务,提供涵盖基础护理、专项操作和康复支持三大类共27个项目[8][20]
经观头条|长护险来了!
经济观察报·2025-09-27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