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消费市场格局 - 运动消费市场情绪波动剧烈,新运动品类和装备因社交平台迅速走红但也快速退潮,呈现快速循环特点 [1] - 市场存在显著悖论:总需求持续膨胀,但消费人群差异不断拉大,大众市场追求性价比,精英市场视运动为生活方式 [1] - 2023年中国运动消费市场整体规模接近1.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8万亿元,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突破3000亿元,参与人次超2亿 [2] - 市场分层加速且不可逆,规模扩张并未使所有品牌受益,品牌需在分化赛道中找到自身锚点以避免被淘汰 [1][2] 精英消费人群特征 - 精英人群将运动装备视为生活方式外延,与身份认同、社交半径和生活秩序紧密绑定,需求超越功能参数 [2][3] - 该人群对"专业"的理解包含品牌对其动机、细节与审美边界的深刻理解,而非仅被科技数据说服 [5] - 精英人群通过特定运动场景(如滑雪场、高尔夫练习场)构建生活闭环,品牌需进入这些闭环才能触达他们 [5] - 其消费行为非随机发生,拥有稳定的生活半径和精细安排的周末,品牌需在其日常动线上"刚好在场" [8] 迪桑特的品牌策略与市场定位 - 品牌策略采用"向内扎根"方式,通过高密度场景踩点在目标人群中提升可见性与信任度,而非追求流量抢占 [6] - 门店选址逻辑聚焦城市中高净值人群密集生活区域(如成都太古里、上海新天地),追求与目标人群日常动线重合度 [6] - 产品策略明确边界,从滑雪、铁三、高尔夫三大专业场景切入,再适度延展至通勤、跑步等日常场景 [10] - 儿童线延续专业风格,围绕滑雪、高尔夫等场景提供与成人线一致的专业装备,实现精英家庭秩序的自然衔接 [10] 迪桑特的用户关系与品牌建设 - 通过"行动家俱乐部"在全国核心城市开展训练营、预热课程与实地陪伴,以真实场景长期维系用户关系 [12] - 成为多项顶级赛事官方赞助商(如2024滑雪世界杯、别克LPGA锦标赛),通过竞技场景验证专业度并强化信任 [14] - 与北大湖、长白山等国内顶级雪场战略合作,将品牌嵌入消费者重要运动时刻的度假和训练路径中 [16] - 在零售终端设立D-Mover's Care Center,提供装备洗护等细节服务,打造从准备到收纳的完整体验 [16] 长期主义与核心竞争力 - 品牌经营不依赖一时喧哗,而是通过长期场景叠加将自己写入目标人群的生活计划,形成跨赛季的默契 [18] - 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供应链和工艺体系的长期积累,构建能承托长期信任的底层支撑结构 [16] - 在分层市场中,赢家未必最快,而是最懂得"跑在表面之下",持续信任与始终在场成为最难复制的壁垒 [19] - 长期主义沉淀为历史底蕴,是品牌奔向百年未来的底气 [19]
告别“全民通吃”,运动品牌如何穿越分化周期?
搜狐财经·2025-09-27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