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istory Says This Is 1 of the Biggest Risks Nvidia Faces, and It Could Be About to Repeat Itself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硬件市场存在从通用GPU转向专用ASIC的潜在风险 这一趋势可参考加密货币挖矿行业的历史演变 即ASIC因在特定任务上更具经济性而迅速取代GPU [1][2][3] - 英伟达在AI训练领域的领导地位面临挑战 但其在适应新技术方面具备优势 且正通过战略投资来应对风险 当前市场可能容纳多个赢家 但投资者需警惕技术路线快速变迁的可能性 [5][9][10][13] AI硬件市场竞争格局 - 英伟达凭借其CUDA软件平台和生态系统 在训练大语言模型的GPU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并推动其数据中心收入激增 [5] - 大型超大规模企业为降低成本和对英伟达的依赖 正积极开发自研AI芯片 例如Alphabet的TPU 亚马逊的Trainium和Inferentia芯片 以及Meta Platforms、OpenAI和微软也在开发定制芯片 [6] - 市场重心开始向推理环节转移 而英伟达在推理领域的护城河不如训练领域宽广 因为推理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 且总拥有成本和每次推理成本成为更重要的因素 [7] 从加密货币挖矿看硬件变迁 - 加密货币挖矿行业是硬件领导地位快速更迭的典型案例 GPU曾是挖矿主力 但在专为挖矿设计的ASIC出现后 因其更快、更经济的优势 基于GPU的挖矿(如比特币)迅速被淘汰 [2][3] - 当比特币挖矿的成本曲线迫使行业转向ASIC时 GPU几乎在一夜之间从必需品变得无关紧要 [8] - 当前英伟达的巨大估值建立在超大规模企业将持续购买更多GPU的假设上 但历史表明 企业行为将取决于经济性是否持续成立 [8] ASIC与GPU在AI领域的优劣对比 - AI推理任务与比特币挖矿的重复性任务不同 涉及理解输入意图并执行 且新的AI技术(如推理、多模态AI)不断涌现 GPU相比ASIC更具适应性 不易过时 [9] - AI工作负载仍在不断演变 GPU的灵活性使其能够处理新模型和技术 因此不会完全消失 但随着市场向推理倾斜 定制AI芯片可能会夺取部分市场份额 [12] 英伟达的应对与风险 - 英伟达意识到ASIC的威胁 并采取步骤自我保护 例如其近期与OpenAI达成的1000亿美元投资合作 旨在确保OpenAI继续使用其GPU [10] - ASIC的崛起可能是对英伟达增长故事的最大单一风险 超大规模企业有资金和动机去削弱其主导地位 每流入内部AI芯片的资金都意味着英伟达收入的潜在损失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