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酒捡漏降价,有些信息和价格需要警惕
搜狐财经·2025-09-27 18:31

行业现状 - 白酒行业行情普遍较差,头部酒企业绩增速放缓,中尾部酒企亏损严重,渠道货物积压严重,不少白酒价格出现倒挂[1] - 品牌酒进入跌价、捡漏的历史阶段,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预计本轮去库存的时间较长、涉及酒品较多[12] 产品端风险 - 酒厂存在新批次酒降价降质的现象,降质原因包括优质原酒供给不足或为平衡销售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压力[3] - 酒厂在推出新批次产品时,会通过发布会宣传提质,并利用媒体公关公司进行宣传,同时监控互联网舆论,对不利测评采取水军攻击[3] - 建议消费者在几十元口粮价位以上的自饮需求中关注批次购买,对于酒厂宣传信息可信度保留一半,因为超过99%的消费者不懂品酒[4] 渠道端风险 - 捡漏名酒必须注重渠道,但部分消费者存在“赌博消费”心理,明知渠道风险仍愿赌便宜渠道能买到正品[6] - 许多捡漏高手都曾踩坑买到假酒,但通常不会公开说明[6] 媒体与信息风险 - 警惕利用捡漏话题进行流量引导和私域转化的钓鱼信息,包括放捡漏链接、截图或视频解说名酒低价,其中链接可能含病毒,截图价格往往无法买到,视频通常设置互动钩子引导私信[7] - 建议新酒友优先选择正规大型渠道购买,避免接触不熟悉的小渠道[8] - 白酒群存在信息茧房风险,看似和谐的群内可能有商业卧底,用于识别伪装酒商、配合话术或制造虚假订单营销氛围[9] - 酒评圈中,主播的利益相关酒评可信度低,而群内普通客户的正面评价反而更易被相信,这是消费心理现象[10] 潜在机会 - 年底大型电商平台因品牌酒业绩不佳、渠道库存压力大,可能有砸盘营销行为,通过低价销售品牌酒获取优质流量[12] - 结合2013-2015年白酒调整规律,砸盘可能先从三线品牌嫡系酒开始,因这些品牌经营困难、有一定市场影响力,且电商平台不怕与其翻脸[12] - 建议酒友观望年底电商活动,将其视为行业风向标,并保持理智,多观察分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