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辑|低波债市投资的破局之道
新浪财经·2025-09-28 09:37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债市呈现低波动性特征,限制了传统趋势交易策略的收益空间 [1][2] - 量化策略交易和中性策略交易是应对低波市场、进行收益增强的有效方法 [1][8] - 通过构建波动率因子模型验证了量化策略在低波环境下的预测能力及盈利能力 [9][10][14] -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基差、期限利差及新老券利差等经典中性策略可有效博取超额收益 [18][19][20][21] 近期债市低波的原因分析 - 资金价格约束了债市收益率下限,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持续在1.4%附近波动,限制了收益率进一步下行 [6] - 经济预期约束了债市收益率上限,中债10Y国债估值收益率绝大部分时间位于1.75%下方 [6] - 债券供给等传统扰动因素被有效抚平,二季度政府债券净融资约3.7万亿元,同比高约1.7万亿元,但未对债市形成明显冲击 [7] - 投资机构广泛使用中性套利交易平抑非理性波动,2025年初至7月中旬约三分之二的10年期国债招标出现边际倍数高于4倍的情况 [7] 量化策略交易的构建与应用 - 量化策略交易依托海量历史数据,借助数学模型制定交易规则,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以减少人为情绪干扰 [9] - 构建的波动率因子模型在测试集(2025年1月1日—7月2日)上累计收益26.17个基点,胜率62.33%,最大回撤7.2个基点,跑赢主观单边持仓策略 [10][14] - 策略优化方向包括增强波动率信号的方向敏感性、动态优化策略阈值以及精细化风险控制,如设置止盈止损点 [15][16] 中性策略交易的构建与应用 - 中性策略通过同时构建多头和空头头寸对冲市场风险,保持组合敞口中性,以获取基差/利差波动带来的损益 [17] - 基差交易案例:2025年1月3日,30Y国债现券与期货基差达0.795元高位,通过反向套利操作,至1月8日基差收敛至0.434元,获取约0.36元收益 [19] - 期限利差交易案例:2025年7月1—4日,50Y与30Y国债之间的期限利差收窄约2.4个基点,通过做窄利差操作可提升组合绝对收益与资产回报率 [20] - 新老券利差交易案例:2025年5月29日—6月9日,30Y国债老券与次活跃券利差收窄约3.6个基点,成功操作可获取利差收窄收益 [21] 总结与展望 - 量化策略和中性策略在低波市场中能有效获取收益增强,并具有更小的回撤和更高的风险收益比 [22] - 未来需做好量化和中性两类策略的有机结合,并重构债券投资交易体系,加强投研功底、量化人才和金融科技能力建设 [23] - 债市的低波阶段是成熟市场的必经之路,投资策略的精细化发展将有助于提高市场定价能力,促进市场稳健发展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