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都能紧急弹射了,什么时候整拦截技术?
36氪·2025-09-28 09:51

事件概述 - 中国汽车碰撞技术中心公开展示“电池弹射技术”实验视频,该技术旨在通过将热失控的动力电池快速弹射脱离车身,以避免车辆整体更大范围的损伤 [1][5] - 该视频在互联网引发广泛热议和吐槽,热度从汽车领域出圈成为全民话题 [3] - 该机构工作人员回应称,此技术是研发侧插式电池补能方案过程中的一个副产品,是一次技术尝试和功能测试,并非实际装车应用或标准落地 [5][7][8] 技术背景与原理 - “电池弹射技术”源于该机构开发的侧插式可更换动力电池包方案,该方案使用专用机械滑轨装置从车辆一侧对电池组件进行快速拔插更换 [5] - 技术人员在研发中发现此构造使电池具备快速脱离车身的可能性,从而萌生在电池热失控极端情况下将其弹出的想法 [5] - 实现该功能需一套可控解锁装置和一个可控压缩气体容器,对应的软件判断及传感器系统尚未开发,目前仅为弹出功能测试 [7] 行业现状与挑战 - 针对动力电池爆燃问题,目前行业尚无根本解决方案 [10] - 主流磷酸铁锂、三元锂电池一旦封装破裂电解液接触空气,会立即开始剧烈氧化放热,若电芯被撕裂或多个电芯同时破裂,爆燃结果无悬念 [10] - 现有一些品牌宣称能通过穿刺测试,但前提是封装破裂面积小,无法全面反映复杂的爆燃风险 [11] 其他技术路径探讨 - 除弹射方案外,历史上曾讨论过的保守措施包括为电池舱加设上方耐温钢制护板并设置向后的导焰槽,为车内人员争取逃生时间,但此“重装甲”模式会导致车重增加至少200公斤且成本高昂,难以普及 [11][13] - 行业将根本解决电池安全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固态电池技术 [15] - 丰田计划在2027-2030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规模化装车,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巨头以及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太蓝新能源等公司也已推出半固态或全固态电池样品或量产产品 [15] 事件影响与评论 - 该技术演示因画面联想鱼雷或导弹发射而被认为荒诞,并被调侃为“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安全策略 [3][5][9] - 机构工作人员自嘲该项目本为技术探索,却因内容炸裂引发巨大关注,成了“搞笑”事件 [10] - 此次热度被视为一种“误会”,是研发人员顺手进行的测试恰好戳中流量热点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