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象概述 - 猪油渣(脂渣)这一传统家庭烹饪的边角料,正作为一种休闲小吃品类在餐饮市场兴起,并出现专营店模式 [2] - 该模式已在北京、上海、苏州、南京等一二线城市的大型商圈出现,以“吉屋出猪”、“岛姜家”等品牌为代表,门店前常出现排队购买景象 [2][12] 商业模式特点 - 选址策略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人流量密集的大型商圈小吃街,旨在吸引年轻客群 [3][5] - 经营模式多为面积约20平米的档口店,不设堂食,采用外带模式,运营模式轻,成本低且易于复制 [5] - 产品策略上摒弃单一形态,根据不同猪肉部位开发不同口感的产品,如招牌软脂渣、黄金瘦条等 [7] - 产品结构相对精简,SKU控制在10款左右,产品按斤售卖,人均消费价格在40元以上 [7] - 强调“现做现炸”的制作工艺以突出新鲜度 [9] - 通过时尚的门店装修、高辨识度的包装设计(如暖黄灯光、橙色色调、猪IP形象)以及“非遗传承”等故事来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传播力 [10] 市场表现与规模 - 部分领先品牌已实现规模化扩张,例如“岛姜家”和“吉屋出猪”均拥有超过40家门店 [12] - 单店日销售额表现强劲,以“吉屋出猪”河南首店为例,日销售额可达2万元左右 [12] - 品牌扩张速度较快,“吉屋出猪”在1年内门店数量扩张至40余家 [17] 品类发展潜力分析 - 优势在于猪油渣在全国各地拥有广泛的味蕾记忆和客群基础,易于唤醒怀旧情怀,市场教育成本较低 [16][17] - 轻运营模式及相对稳定的猪肉食材供应为快速规模化复制提供了可能性 [17] - 挑战在于人均40元以上的定价高于炸串、臭豆腐等主流小吃(10-20元价格带),性价比偏低,可能影响长期复购 [18] - 产品属性高度依赖“趁热食用”,凉后易油腻,限制了消费场景,难以切入非即食的休闲食品领域 [18] - 产品味型缺乏成瘾性优势,过多食用易腻,可能难以成为日常消费品,存在成为短暂流行品类的风险 [18]
人均40+抢着买!“猪油渣”小吃店,下一个网红还是昙花一现?
搜狐财经·2025-09-28 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