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司机的愤怒,更多来源于不理解市场规律
凤凰网·2025-09-28 12:34

行业核心观点 - 网约车行业的效率和服务建立在弹性抽成机制之上 [1][7] - 司机对收入的不满源于对市场规律的不理解和不切实际的预期 [1][5][7] - 行业需遵循市场规律以促进经济复苏和生产力恢复 [9] 平台抽成政策调整 - 2025年8月滴滴、T3、曹操等平台宣布将最高抽成上限从29%降至27%以保障司机收入 [2] - 降低抽成被视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平台应尽的社会责任 [2] - 抽成问题复杂,需通过平台活动(如滴滴开放日)与司机、专家等多方讨论 [2] 司机收入水平分析 - 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为7623元,在六类蓝领岗位中位列第二,高于外卖和快递 [3] - 一线城市滴滴司机月收入可达11000元,宁波电动车司机月纯利润约7400元 [4] - 北京专车司机案例显示月收入可达18000元,但未计入车辆折旧成本 [3] - 网约车帮助中产家庭将车辆从生活资料转化为生产资料 [3] 行业供需与就业趋势 - 网约车司机数量持续增长,广州一个月内新增注册司机约5800人,新增日均活跃司机约4200人 [5] - 深圳和成都同期新增司机分别为4208人和4616人 [5] - 2023年滴滴在中国拥有活跃司机超过1900万,仅2025年二季度新增司机77万 [5] - 尽管司机感觉收入下降,但现有收入水平仍持续吸引新从业者进入行业 [5] 司机诉求与市场规律认知 - 部分司机提出平台联合提价诉求,但此举既违反法律也违背市场规律 [6] - 网约车需求对价格敏感,微小价格变动(如贵1元)即可能影响用户选择 [7] - 更灵活的抽成机制使平台能通过优惠券调节需求,降价反而可能带来更高收入 [7] - 司机普遍低估技术、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作用 [7] 司机群体结构与意见领袖影响 - 司机意见领袖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媒体连接司机群体与平台,减少沟通成本 [8] - 该群体文化程度较高且交流理性,但为取悦粉丝可能采取激进姿态激发愤怒 [8] - 超过1000万网约车司机通过社交媒体紧密联系,其动向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