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粮于技,大江南北奏响丰收“科技曲”
科技日报·2025-09-28 17:47
金秋时节,大江南北遍野金黄,处处洋溢着丰收欢歌。从西北盐碱地改良示范区的由"荒"转"丰",到长 江三角洲新技术为水稻生产"撑腰";从华北平原人工智能(AI)株间除草机器人的应用,到祁连山南麓 食用菌供不应求……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农业生产每一环。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我国实现夏粮稳产、早稻增产,粮食有望再获丰收。藏粮于地、藏粮于 技,科技成果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应用,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了最坚实的底气,也描绘出了一幅动人的乡 村振兴图景。 科技点金,盐碱地成"新希望田" 如今,科技进步正为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增动力、添活力。 眼下,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南湖镇麻莲井村的盐碱地改良示范区,迎来由"荒"转"丰"的时刻。马铃薯种 植基地里,两台大型采收机平稳推进,饱满结实的马铃薯破土而出。 种植大户高万会满脸喜悦:"你们看这薯块,个头大、形态匀称,品相非常好。更可喜的是,内在品质 也过硬呢。" 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长期饱受盐碱化侵蚀之苦。 "我们采用有机硅新材料加有机肥方式,改良土壤。"大安市一盐碱地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董要东说,今 年,水稻长势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