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应用与成效 - 科技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描绘出乡村振兴图景 [1] - 通过机械旋耕、覆沙压盐、增施生物有机肥等工程、农艺、化学、生物措施对盐碱地进行系统治理 [2] - 采用"以地适种"与"以种适地"相结合思路成功破解盐碱制约,使盐碱地成为提质增收的"新希望田" [2] 盐碱地治理模式与案例 - 甘肃省民勤县对南湖镇5500亩盐碱地系统治理,形成"改良—生产—增值"的可持续发展链条 [2] - 吉林省大安市形成"五位一体"盐碱地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探索苏打盐碱地治理技术路径 [3] - 大安市采用有机硅新材料加有机肥方式改良土壤,水稻每亩收成有望突破500公斤,达到良田标准 [3] - 尝试"一田多效、一水多用"模式,在盐碱稻田中养殖稻田蟹、小龙虾,让盐碱地化身"聚宝盆" [3] 良种推广与产业链发展 - 宁夏永宁县引进水稻新品种"宁系47号",该品种自带清香,是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成果 [5] - 计划联合企业加工高端优质大米产品,打造"宁系47号"品种一体化产业链 [6] 智能农机装备与应用 - 演示3D种植平台、AI株间除草机器人、小麦无人收获机、苹果采摘机器人等新装备 [6] - 3D种植平台可实现蔬菜生产旋耕、压平、起垄、播种、植保、收获等多项作业 [6] - AI株间除草机器人搭载AI视觉识别系统,能精准区分蔬菜与杂草,单日作业面积达50至80亩 [6] 农业生物技术与标准化生产 - 安徽省明光市使用中科复合酶技术,水稻抗病抗逆性较强,化肥用量明显减少 [6] - 青海省门源县食用菌栽培技术已成熟,专家引导企业梳理从菌棒制作到出菇的生产细节以做好标准化 [7] - 食用菌种植大户计划扩大规模,平菇种植达150万棒、香菇50万棒,并已签订销售订单 [7]
藏粮于技,大江南北奏响丰收“科技曲”
科技日报·2025-09-28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