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光热发电行业的最早开拓者之一,已成长为产业内的领先企业 [2] - 在2021至2024年间,中国共有26个光热发电项目已实质性开工,公司以1250MW的合计设计装机容量位居榜首,市场份额高达47.2% [2] - 公司是全球唯一服务业绩累计超过1GW的熔盐塔式光热发电站的聚光集热系统供应商 [2] - 在2021至2024年中国已实质性开工的20个塔式光热项目中,公司为其中的11座电站提供了聚光集热系统 [6] - 公司服务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项目是全球首个且唯一的实际发电量超越设计值的塔式光热电站 [5] 技术路线与项目成就 - 塔式光热电站凭借更强的储热能力、更高的聚光比和更低发电成本,成为自2016年以来的主流技术路线,在2022至2024年中国光热发电项目中占比高达83.7% [3] - 公司于2013年开发、建设且并网运营了中国首座商业化塔式光热电站——青海中控德令哈10MW项目 [5] - 2024年11月,公司的青海亿储格尔木350MW光热项目成功入围示范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全球单台机组装机容量最大的光热电站,采用了行业首创的"三塔一机"方案 [5] - 青海中控德令哈50MW塔式熔盐储能光热发电项目占地2.47平方千米,由27135台定日镜组成,年度发电量达1.46亿kWh,可满足8万多户家庭用电,年节约标准煤4.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1万吨 [1]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2085万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21.89亿人民币,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9125.9万人民币转为2024年盈利5.4亿人民币 [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9.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54%,期内净利润为2.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 [6] - 熔盐塔式光热电站解决方案是公司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该业务收入占95.0%,2025年上半年占比为99.9% [7] 行业发展与政策环境 - 2023年4月政策明确提出结合新能源基地建设尽快落地光热发电项目,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左右 [5] - 中国光热发电市场累计装机容量从2020年的538MW增长至2024年的838MW,年复合增长率达11.7% [9] - 预计至2030年中国光热发电市场累计装机规模将上涨至17,713MW,2025年至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达52.6% [9] - 中国光热发电市场规模(按收入计)从2022年的19亿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160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速102.7%,预计至2030年收入规模将达到775亿人民币 [12] 成本竞争优势 - 若储能时长达到6小时,光热发电(含熔盐储热)的度电成本为0.6512人民币/千瓦时,已低于光伏+电化学储能+调相机的0.761人民币/千瓦时 [8] - 若储能时长达到14小时,光热发电(含熔盐储热)的度电成本将降至0.537人民币/千瓦时,相较其他模式有明显优势 [8] - 随着技术持续进步和规模效应显现,单位千瓦投资成本有望稳步下降,使其在大规模储能应用中展现出显著经济优势 [8]
两年营收增百倍,光热发电龙头可胜技术能否保持高增长?
智通财经·2025-09-28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