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按次付费的“三元健身房”是门好生意吗?
36氪·2025-09-28 18:06

商业模式与定位 - 三元健身房采用分时段定价模式,上午3元/小时、下午6元/小时、晚上9元/小时,并依靠政府补贴房租和无人值守以降低运营成本[1] - 该模式本质是政府支持的惠民政策,通过政企合作实现互补,政府提供场地资产,企业提供专业运营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性价比健身场地[1] - 从商业角度看,该模式客群模糊,试图同时吸引老年人(白天时段)和年轻人(晚间时段),缺乏精准定位,制约其商业潜力[1][21] 市场角色与行业影响 - 三元健身房承担“市场培育者”角色,以低门槛吸引健身“小白”用户,培养基础运动习惯,为市场中高端场馆输送潜在用户[2][12] - 该模式倒逼周边商业健身房必须提升服务质量与环境维护以留住用户,同时为公共体育服务探索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公益目标的新路径[12] - 上海健身市场高度内卷,三元模式反映了行业从“销售驱动”向“用户价值驱动”的转变,但低价仅是引流手段而非核心竞争力[22] 运营主体与规模 - 三元健身房运营方为“九回体育”,隶属于上海洛合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擅长将城市闲置空间改造为体育设施[3] - 洛合体育在2023年完成D轮融资后,全国运营场馆已超过200家,具备规模化运营能力,代表项目包括洛克体育公园、九回共享运动场等[4] 上海公共健身设施背景 - 上海社区公共健身设施并非新事物,可追溯至1997年的健身驿站,2023年本市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完好率达96.65%,定期巡查率达96.33%[7][12] - 曹杨社区市民健身驿站总面积约230平方米,配备22件运动器械,早上8:30至9:30免费开放,日间时段卡年费365元,全时段卡年费750元[10][12] 模式挑战与局限性 - 政企合作存在利益诉求分歧,政府关注服务质量、安全与合规,流程慢;企业追求盈利、效率和快速复制,难以达到资本扩张目的[20] - 为控制成本,三元健身房存在卫生清洁不到位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且因其试图吸引多元客群,易导致氛围冲突[20] - 该模式作为民生工程有价值,但作为投资项目缺乏吸引力,无法解决用户生命周期短、服务差异化弱、扩张速度慢等核心问题[20] 行业对比与可行模式 - 其他成功模式包括申驰健身利用创始人180万抖音粉丝自带流量,年卡500元配套APP降低获客成本,以及乐刻健身通过平价年卡引流再转化私教课[24][27] - 仅靠低价并非最优解,例如日本choco zap健身房因器械无法满足健身人群需求而在华仅开出7家店,有效控制成本并提供不低于市场服务的品牌才能占据一席之地[26][27] - 对于商业健身房,建立自我造血能力、精准定位客群、提升服务细节是关键,三元健身房不会形成竞争力,而是推动全民健身的培养基地[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