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土味”零食,靠邪修馋哭老外
36氪·2025-09-28 18:29

中国零食出海的市场表现 - 多个中国零食品牌在海外市场取得显著收入,例如盐津铺子去年海外收入达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8],旺旺海外收入占总营收的20%[8],洽洽、盼盼、甘源等品牌海外年收入均超过1亿元人民币[8] - 中国零食在海外被赋予高溢价,例如5包65克的卫龙辣条在美国售价达16.99美元,相当于每包24.6元人民币,比国内价格高出数十倍[8],中国冰红茶在韩国售价为2500-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12-20元),比当地咖啡还贵[12] - 中国零食在海外多国成为潮流单品和社交货币,例如在韩国、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辣条、酸辣粉、魔芋爽、瓜子、雪饼等成为年轻人的硬通货和应援礼物[6][13],皮蛋在美国Costco上架后3天售罄3个月库存,补货后价格从13.99美元涨至17.59美元仍被抢购[18] 中国零食出海的驱动因素 - 社交媒体的网红效应是重要推手,例如意大利博主一条辣条开箱视频带来百万播放量并直接推动卫龙大面筋在意大利食品类目销量第一[21][22],美国网红对皮蛋的评测视频使相关讨论热度在3天内激增90%[24] - 通过场景化营销切入当地消费习惯,例如冰红茶在韩国被定位为“酒搭子”,与威士忌、伏特加等酒精饮料搭配饮用[28][30][32],瓜子通过进入球赛等场景,例如西甲和西乙球场一个赛季消耗2950吨瓜子[15] - 极致的本土化产品策略是关键,例如劲仔在东南亚推出糖醋味小肉干[31],旺旺在东南亚推出芝士玉米味仙贝、在日本推出四川麻辣口味仙贝[31],出口美国的皮蛋为减轻氨味而加入茶叶蛋工艺并腌制120天[31] 中国零食出海的渠道与供应链策略 - 建立本地生产基地以实现“产业链出海”,例如洽洽食品、盐津铺子、盼盼食品等品牌在越南、泰国等地建设工厂[43] - 采取多元化渠道策略,包括进入当地中高端商场(如元气森林、徐福记、旺旺)以及下沉至社区夫妻店(如冰淇淋品牌艾雪)[45] - 借助中国餐饮和零售渠道“借船出海”,例如通过韩国的麻辣烫店、火锅店销售冰红茶等饮料,通过东南亚的KKV、名创优品等零售渠道销售零食[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