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子化学品:半导体破局关键,国产替代正迎黄金期!
格隆汇·2025-09-28 18:33

行业战略地位与政策支持 - 电子化学品是晶圆制造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芯片性能与良率,虽仅占芯片总成本10%-20%,但为中国半导体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1] - 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支持电子化学品等关键产品攻关,以服务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需求[1] 市场增长驱动与规模预测 - 2025年1-7月中国大陆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1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2] - 2025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预计达700亿美元,同比增长6%,并将在2029年突破870亿美元[2] - 2025年中国关键电子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40.8亿元,同比增长21.1%[2] - 全球12英寸晶圆月产能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110万片,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约7%[4] - 7nm及以下先进制程月产能预计由2024年的85万片增至2028年的140万片,复合增长率高达14%[4] 核心细分赛道分析 - 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是电子化学品产业增长的三大主力军[5] - 2025年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光刻胶市场规模预计为68.02亿元,同比增长4.49%,虽增速慢但替代空间最大[5] - 2025年中国大陆湿电子化学品总需求预计达468.5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集成电路应用需求规模86.0亿元,同比增23.1%[5] - 2025年全球电子特气市场规模预计达64亿美元,同比增长6.7%,中国大陆规模达279亿元,同比增长6.3%[6] 商业模式优势与财务表现 - 电子化学品作为核心耗材,具备高频复购属性,相比半导体设备拥有更稳健的营收结构与现金流[8] - 头部耗材企业安集科技、上海新阳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17%、35.67%;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0.53%、126.31%[8] - 耗材供应商一旦通过验证,后续更换需复杂重新验证(耗时6-12个月),形成强大的客户绑定效应[9] 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 政策支持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推动电子化学品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转化[9] - 技术发展呈现高纯化(杂质控制需达ppt级)、功能化(适配新型材料)、绿色化(如NMP回收技术)三大方向[10] - 2031年全球先进制程电子化学品销售额预计增至19.8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7.0%[10] - 行业正迎来需求扩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耗材属性加持的四重利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