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个消费龙头突遭ST
格隆汇·2025-09-28 18:37

绝味食品公司近况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实施风险警示,A股简称变更为“ST绝味”[4][5] - 2017年至2021年期间,公司虚减营收,五年合计隐瞒约7.23亿元营收,占对应年度营收比例为1.64%至5.48%不等[10] - 2025年上半年业绩显著下滑,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暴跌40.71%[13] - 核心业务卤制食品销售承压,该业务营收占比84.88%,上半年收入23.40亿元,同比减少16.67%[14] - 门店数量在一年多时间里从近1.6万家峰值锐减至10725家,关闭超过5000家门店,缩减幅度高达32.3%[16][19] - 上半年广告宣传费用达9231万元,销售费用率攀升1.1个百分点至10%,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19] 卤味行业整体态势 - 行业头部企业面临普遍挑战,2025年上半年卤味四巨头总营收约65亿元,同比下滑超10%,归母净利润合计4.65亿元,同比下降超20%[20] - 行业门槛低导致新进入者不断增加,2023年卤味相关企业注册量约1.5万家,预计2024年将达1.9万家[20] - 消费者对品牌门店的高价格和食品安全问题存疑,转向更便宜的小品牌或无品牌门店[21] - 竞争对手表现分化,煌上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90%,周黑鸭净利润逆势上涨228%,达到1.08亿元[39] 线下消费品牌的增长模式困境 - 依赖资本驱动和线下拓店的规模扩张模式面临瓶颈,门店迅速扩张不等于盈利同步增长[26][27] - 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牌差异化程度低,导致利润率微薄,例如三只松鼠上半年净利率降至2.47%[27][29] - 在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后,门店扩张的边际效益递减,过多门店成为负累[29] - 类似模式在新茶饮和量贩零食等行业同样存在,例如万辰集团在股价翻十倍背后,2024年净利率不到2%[31] - 品牌长期竞争力取决于能否建立独特护城河,而非单纯追求门店规模[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