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口上的光热发电:可胜技术百倍增长背后的喜与忧
搜狐财经·2025-09-28 18:55

公司上市进展 - 可胜技术于2024年9月24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主板挂牌上市,中信建投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曾于2024年2月签订A股上市辅导协议,但后续进展未见公开披露,后转赴港股 [2] 公司业务与技术定位 - 公司是塔式光热发电和熔盐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从项目开发、建设咨询到运营支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2] - 业务模式包括直接向光热电站业主或EPC承包商供应核子系统(如集热系统、储换热系统),或在大型风光大基地项目中作为供应商或参与EPC联合体 [4] - 公司凭借全供应链整合能力及自主核心专利,成为极少数能为光热项目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4] 市场地位与项目业绩 - 2021年至2024年,公司为中国11座光热电站提供聚光集热系统,总设计容量达1250MW [4] - 以2021年至2024年设计装机容量计算,公司在国内光热发电聚光集热系统供应领域市场份额达47.2%,远超第二名(15.1%) [4] 行业发展趋势与成本变化 - 光热发电兼具新能源发电与储能功能,具备输出稳定、可靠、调节灵活等优势 [5] - 光热发电平准化度电成本从2016年1.15元/kWh降至2024年0.55元/kWh,预计2035年进一步降至0.38元/kWh [5] - 中国光热发电市场累计装机容量预计到2030年达1.77万MW(2025-2030年CAGR为52.6%),2035年达10.47万MW(2031-2035年CAGR为43.3%) [7] 公司财务表现 - 收入从2022年2085万元增至2024年21.89亿元,两年增长约104倍;2023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2.48亿元,2024年净利润进一步增至5.4亿元 [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9.81亿元,净利润2.33亿元,增速较前期有所放缓 [8][9] - 毛利率从2022年503万元增至2024年6.95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3.12亿元 [8] 客户结构与风险 - 客户高度集中,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客户均为国有企业,贡献收入占比达99.9%;2024年全年该比例为88.5% [11] - 主要客户收入波动较大,例如客户E在2024年贡献近5亿元收入,但2025年上半年仅贡献1.06亿元 [11]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新项目审批节奏(如后续风光大基地批次或国家级新能源规划项目的落地速度) [13] - 成本控制能力(通过技术优化和供应链管理应对市场竞争及原材料价格波动) [14] - 新业务拓展(以熔盐储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应用领域) [15] IPO前分红行为 - 公司于2024年12月派息1.549亿元,2025年9月再次宣布派息1.441亿元,不到一年内累计分红近3亿元 [16] - 该行为可能引发公众投资者对IPO融资必要性的疑虑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