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结构变化 - 2024年1月至8月,居民活期存款从38.6684万亿元增至39.1492万亿元,增加5202亿元,增幅1.3% [2] - 同期居民定期存款从99.8521万亿元增至107.4918万亿元,增加7.6391万亿元,增幅7.7% [2] - 2025年1月至8月,居民活期存款从43.4602万亿元降至41.6198万亿元,减少1.8404万亿元,降幅4.2% [2] - 同期居民定期存款从113.307万亿元增至119.401万亿元,增加6.094万亿元,增幅5.4% [2] - 居民活期存款减少且定期存款增幅放缓,表明存款定期化趋势持续但速度收敛 [2] - 活期存款减少反映居民对未来信心不足,消费投资积极性不高,资金配置更趋保守 [3] 企业存款结构变化 - 2024年1月至8月,企业活期存款从25.2092万亿元降至19.4624万亿元,减少5.7468万亿元,降幅22.8% [4] - 同期企业定期存款从54.3971万亿元增至56.1044万亿元,增加1.7073万亿元,增幅3.1% [4] - 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主要因监管禁止“手工补息”,部分高息活期存款被转为定期 [4] - 2025年1月至8月,企业活期存款从19.9176万亿元增至20.7974万亿元,增加8800亿元,增幅4.4% [5] - 同期企业定期存款从57.8804万亿元降至57.7857万亿元,减少947亿元,降幅0.16% [5] - 企业存款结构已扭转定期化现象,活期存款增加而定期存款微降 [5] 对银行业的影响 - 定期存款增幅降低或减少意味着银行净息差降幅可能收窄 [5] - 净息差是中国银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5] - 58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已连续五年下滑,2024年降至1.52% [6]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收窄至1.43% [6] - 未来净息差下降幅度可能减缓,但下行趋势预计持续 [7] 现象成因分析 - 企业存款增加得益于政府发债(尤其是专项债)缓解企业负债压力,解决地方政府拖欠债务问题 [6] - 企业获得资金后用于贷款、发行企业债、增加中长期贷款等,部分以活期存款形式留存用于日常支付 [6] - 企业财务管理更注重资金效用,减少闲置资金,偏好投资金融资产如货币市场基金、银行理财或基金产品 [6] - 定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并出现利率倒挂(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商业银行积极压降定期存款以降低负债成本 [6]
居民存款定期化趋势开始收敛,商业银行净息差下行将变缓
华夏时报·2025-09-28 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