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生咖啡与助眠贴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爆款”密码与破局之道
第一财经·2025-09-28 22:16

医企协同模式发展 - 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协同模式正朝着更紧密的方向发展,其最终导向是将产品惠及更多患者与受众人群[3] - 协同模式案例包括上海森特维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共同研发婴幼儿护肤系列,并开设线上科普直播[1],以及光明乳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联合研究益生菌菌株并进行功效验证[3][5] - 上科耀实有限公司作为转化服务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医企协同项目,包括成果交易转让和产品上市销售,例如成功转化了价值428.57万元的脑卒中预警智能量表系统和一款已上市的睡眠改善保健贴[5] 成果转化落地流程与挑战 - 科学成果转化产品在市场化、商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面临挑战,有相当一批产品未能顺利打开销路并发展壮大[1] - 成果转化的完整支持流程包括前期协助项目获得资助并进行全过程管理,中期协助获得知识产权及概念验证,后期协助品牌联动与制定合规宣传策略[6] - 对于医院而言,转化落地的痛点在于如何挖掘有潜力的成果、展示其价值,并找到靠谱且匹配的成熟企业,技术经理人在此过程中作用尤为重要[8] 市场推广与消费者认知 - 新品牌获得消费者认可的路径包括与权威机构一同制定团体标准、参与知识分享,以及通过垂类第三方平台组织高转化率的私域活动,核心逻辑是“先科普,再落地”[12] - 高校及科研院所的转化产品在品牌包装和营销推广上偏保守传统,但消费者对其原料和工艺的可靠性非常认可,结合市场卖点和前沿营销模式有助于打开销路[13] - 在技转大会上,具有中医特色的茶包、食饮等养生产品受到青睐,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出的碧荷玉斛冷萃饮等产品[8][13] 行业环境与配套机制 - 行业面临广告法规的明确限制,例如普通产品不得宣传保健功效,且多地已发布互联网健康科普负面行为清单,禁止借科普之名行广告带货之实[10] - 市场准入方面,药食同源产品、家用医疗器械等门槛较低,企业除传统销售渠道外,也可通过建立健康科普联盟等渠道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但需注重方式方法[12] - 技术转移平台如“转化集市”旨在将最新科学成果转化产品与C端受众面对面,为产品在市场上寻求更多机会[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