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工程与装备制造成就 -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 [1] - 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 [1] 前沿科技与基础研究进展 - 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2]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2] - 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等技术突破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 [3] - 超级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技术等加快应用 [3] 创新空间布局与产业集群 - 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10位 [3] - 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实现园区生产总值19.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4.3% [3] - 国家高新区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1.8万元/人,比"十三五"末翻一番 [3] 全球创新地位与国际合作 - 中国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首次跻身全球十大最具创新力经济体之列 [3] - 中国AI大模型、移动支付技术、无人机技术等在沙特、马来西亚、非洲多国得到应用 [3] 算力基础设施与新质生产力 - "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亿亿次,每日支撑超过两万项计算任务 [4] -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 [5] 高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发展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3% [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到10.4% [6] -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外贸"新三样"出口表现突出 [6]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与研发投入 - 企业牵头和参与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占比约80% [6] -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 [6]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6]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 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模式,探索经费"包干制" [7] - 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改革,完善发行上市等制度机制,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7]
“第一动力”结出累累硕果
经济日报·2025-09-29 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