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迈向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经济日报·2025-09-29 06:22

政策目标与愿景 - 2027年新型储能基本实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技术创新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市场机制、标准体系基本成熟 [1] - 到2027年初步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多元储能体系,形成多元互补、高效运营的整体格局 [1] - 专项行动方案旨在为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行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达7376万千瓦 [2] - 新能源快速发展导致系统调峰和电力保供压力增大,新型储能作为灵活性调节资源作用凸显 [2] - 江苏最大用电负荷已超1.56亿千瓦,新能源并网超1亿千瓦,电网负荷陡升陡降特性带来巨大安全挑战 [2] 项目实践与成效 - 中国首个区域储能调峰体系于9月15日在江苏建成,整合了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抽水蓄能调配、电动汽车接网备用等多形态技术 [2] - 迎峰度夏期间该体系累计集中调用储能资源超1.4万次,总充放电量超25亿千瓦时,最大调峰电力超1000万千瓦,相当于新增10座百万千瓦火电机组 [2] - 该体系每年可促进新能源消纳电量超3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11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78万吨 [2] 未来发展规划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3年内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2027年底总装机达到1.8亿千瓦以上 [3] - 将丰富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培育试点应用项目,打造典型应用场景 [3] - 推动新型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探索辅助服务品种,完善容量电价机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