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产业发展阶段 - 中国AI产业正从“Copy to China”迈向技术“出海”的新阶段 [1] - 语料、算力与模型三大关键要素的完善和提质升级将加速产业普及与AI普惠 [1] - “AI+”应用有望全面落地并走向全球 [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DeepSeek推出首个开源推理模型DeepSeek-R1,通过算法优化突破算力堆叠模式 [1] - DeepSeek-R1登上《自然》杂志封面,成为全球首个经同行评审的主流大语言模型 [1] - 阿里云升级全栈AI体系,阿里通义开源300余个模型,覆盖“全尺寸”和“全模态” [1] - DeepSeek探索出通过算法和算力工程优化,使较小规模模型实现优异效果的新路径 [8] - 国产大模型设计兼顾精度与兼容性,国产芯片算力提升为不完全依赖国外芯片带来可能 [8] 人才培养与教育变革 - 浙江大学牵头获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 [2] - 浙江大学2018年设立首批人工智能本科专业,2019年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2] - 多所高校启动微专业共建行动,浙江大学牵头建设打破学科藩篱的“AI+X”微专业 [2] - 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强调教学相长 [3] - 未来学科界限将越来越模糊,通识教育和跨专业调整机制日益重要 [6] - 浙江大学开设分层级AI课程,创新“学科+AI”与“AI+学科”教育模式 [7] 人机交互范式转变 - AI时代更看重人与机器互动能力,从“Show me the code”转变为“Show me the idea” [2][5] - 能够设计高质量提示词、与AI高效对话比单纯编程能力更为关键 [2][5] - 人类需要转变思维,学会与AI交互,让AI成为工作伙伴(Agent) [5] 产业基础与知识产权 - 中国在AI知识产权方面已与美国并行,顶会论文、顶刊论文及专利部分领域实现超越 [10] - 中国创新技术和AI应用正被国际市场借鉴,表明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发展到一定高度 [10] - 各产业积累的大量应用场景和语料为AI发展提供关键生产要素 [10] - 国家成立数据局推进数据要素普及,支撑“AI+产业”普及与普惠 [10]
21对话|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郑小林:AI普惠正在成为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9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