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郑小林:AI普惠正在成为可能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29 08:12

中国AI产业发展阶段 - 中国AI产业正从“Copy to China”迈向技术“出海”的新阶段[1] - 语料、算力与模型三大关键要素的不断完善和提质升级将加速产业普及与AI普惠[1] - “AI+”应用有望全面落地并走向全球[1] 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 DeepSeek通过算法优化突破以往依赖算力堆叠的模式,推出首个开源推理模型DeepSeek-R1,并登上《自然》杂志封面[1] - 阿里巴巴集团升级全栈AI体系,其通义开源模型已超过300个,覆盖“全尺寸”及“全模态”[1] - 国产大模型在设计上兼顾精度与兼容性,国产芯片算力逐步发挥更高性能,为不完全依赖国外芯片发展AI带来可能[8] 人才培养与教育变革 - 浙江大学牵头获批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进入新阶段[2] - 浙江大学联合多所高校启动“AI+X”微专业共建行动,打破学科和专业藩篱实现教学与管理模式革新[2] - 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强调教学相长,鼓励学生创新尝试[3] 人机交互新范式 - AI时代更看重人与机器互动能力,从“Show me the code”转变为“Show me the idea”[2][5] - 能够设计高质量提示词、与AI高效对话比单纯编程能力更为关键[2][5] - 人类需要逐步转变思维,学会与AI协作共同成长,学习方向及与机器协作方式发生显著变化[5] 产业基础与未来发展 - 中国在AI知识产权方面已与美国并行,部分领域实现超越,顶会论文、顶刊论文及专利成果显著[10] - 中国各产业积累的大量应用场景和语料为AI发展提供关键生产要素,国家成立数据局推进数据要素普及[10] - 中国创新技术和AI应用正被国际市场借鉴,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已发展到一定高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