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产业宏观发展 - 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大关 [1] - 产业覆盖阅读、影视、游戏、衍生品、文旅五大核心板块,正从“小众亚文化”蝶变为“千亿级新经济引擎” [1] - 科幻阅读、科幻衍生品与科幻文旅板块原创能力凸显 [1] 江苏科幻产业现状与基础 - 江苏拥有丰富优质的科教资源,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技术储备深厚 [2] - 培育了吴楚、汪彦中等优秀科幻作家,形成译林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等出版矩阵 [2] - 南京作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已连续举办六届“蓝星球科幻电影周”,是亚洲唯一以科幻影片为核心的大型活动平台 [2] - 与北京、成都等城市相比,江苏科幻产业存在头部IP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影视转化薄弱等短板 [2] 政策与制度支持建议 - 建议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顶层监管和协调机制,统筹科幻产业发展,制定专项规划和支持政策 [3] - 提议建设科幻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配套审批绿色通道、概念验证平台等,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3] -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IP孵化、影视游戏出版及国际项目,构建多元投融资体系 [3] 人才引育策略 - 鼓励高校开设科幻设计和未来技术交叉专业、通识课程,与科幻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4] - 实施青年科幻作家驻校计划,鼓励中小学开设科幻科普校本课程和创意坊 [4] - 建议实施科幻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在引进待遇、科研条件和职称认定等方面制定专门政策 [4] IP建设与品牌传播 - 鼓励作家立足吴文化、淮扬文化、长江文化等地域文化基因,深挖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原创 [5] - 提议搭建省级IP运营平台,建立价值评估与版权保护机制,进行全链条科幻IP开发运营 [5] - 重点培育3—5个头部IP,推动文学IP向影视、动漫、游戏、主题乐园等多元形态转化 [5] - 利用媒体矩阵、公众活动及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提升影响力,支持开发高质量IP数字资产 [6] 科技融合与创新 - 在内容创作环节借助AIGC、语言大模型等技术,在生产制作领域引入全景VR拍摄和3D虚拟现实技术 [7] - 在运营服务阶段借助区块链、大数据技术保障版权,在消费端依托5G+AR/VR/XR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 [7] - 提议建立科幻技术实验室和工业元宇宙示范区,发布科幻技术攻关揭榜挂帅专项 [7] - 建议建设开放共享的5G+8K、VR/AR、云渲染、区块链可信存储等公共服务平台 [8] 产业生态与业态拓展 - 建议积极开展“链主企业”遴选,推动科幻产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激发“科幻+”模式创新潜能 [9] - 引导商业综合体、主题乐园、景区增加或升级科幻主题休闲项目,营造科幻消费氛围 [9] - 依托博物馆、展览馆、城市街区等空间资源开发示范性科幻场景项目,高标准打造苏州未来科幻馆等沉浸式体验场景 [9]
加速打造江苏科幻产业发展集群
新华日报·2025-09-29 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