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马斯克第六次起诉
36氪·2025-09-29 09:35

诉讼核心指控 - xAI在加州北区联邦法院对OpenAI提起诉讼,指控其系统性、有预谋地挖角核心员工并非法窃取商业机密 [1] - 这是过去一年半内马斯克对OpenAI发起的第六次诉讼,指控从合同违约升级至窃取商业机密 [1] - xAI指控OpenAI存在“令人深感不安的模式”和“战略性行动”,诱导员工违反保密协议以获取源代码、数据中心运营优势及战略计划 [2] 具体员工案例与指控细节 - 前员工李学晨在离职前将xAI整个代码库下载到个人设备,并在出售700万美元公司股票后于8月19日加入OpenAI [5] - 另一名工程师吉米·弗莱彻在离职前复制了Grok聊天机器人源代码,随后加入OpenAI [7] - 一名财务部门高管(外界猜测为前CFO利博托雷)向OpenAI透露xAI数据中心部署核心机密,并以脏话回复律师警告邮件 [7][8] - xAI已成功对李学晨申请临时禁制令,禁止其在OpenAI或任何AI公司工作,并需交出设备配合调查,正式听证会定于10月7日 [5] 技术竞争与商业影响 - xAI田纳西州数据中心计划使用10万个英伟达顶级GPU组建超级计算集群,其GPU部署技术可能为OpenAI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 [9] - OpenAI获得英伟达未来1000亿美元战略投资,亦计划组建超级算力中心,双方在算力领域直接竞争 [9] - xAI称OpenAI窃取“优于ChatGPT的尖端AI技术”,可能节省其“数十亿美元研发费用和多年努力” [11] - Grok 4模型性能被指匹敌甚至超过OpenAI模型,威胁其市场主导地位 [11] 诉讼策略与潜在结果 - xAI可能寻求临时限制令或初步禁制令,阻止OpenAI使用涉嫌窃取的机密或雇佣特定前员工 [11] - 若商业机密盗窃成立,OpenAI可能面临数十亿美元赔偿、技术开发限制及合作伙伴关系紧张 [12] - 此类高规格诉讼通常以庭外和解告终,但马斯克可能旨在打击竞争对手而非获取赔偿 [12] 行业背景与历史案例 - 加州无竞业禁止协议,但员工有保密义务,禁止携带商业机密跳槽 [14] - Meta等巨头为挖角顶级人才开出数年数亿美元天价合同,行业人才争夺白热化 [14] - 前谷歌员工莱万多夫斯基因窃取1.4万份无人车文件被判18个月监禁,Uber向谷歌支付2.5亿美元和解金 [16] 马斯克与OpenAI的历史恩怨 - 马斯克与奥特曼均为OpenAI联合创始人,2018年因董事会分歧退出,后指责OpenAI违背非营利初心 [17][19] - OpenAI转型营利性公司并引入微软投资,成为马斯克成立xAI的直接动力 [19] - xAI成立两年内估值达2000亿美元,Grok-4在多项指标上与ChatGPT持平 [21] - 马斯克此前诉讼包括阻止OpenAI营利化、指控其与微软/苹果垄断等 [24][25]